新城村 首页
天宫二号的诞生:站在"前辈"肩上,天宫二号将飞得更高

天宫二号的诞生:站在"前辈"肩上,天宫二号将飞得更高

天宫二号肩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的关键任务,记者从天宫二号的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了解到,天宫二号的诞生,有着一段特殊的历程。


2011年,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鲜为人知的是,天宫一号最初研制的同时,五院还生产了一个备份器。“随着天宫一号任务圆满成功,备份器解除了原有使命,我们决定在其基础上研制生产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五院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总设计师朱枞鹏说,因此,天宫二号继承了备份器上许多设备产品。


设备产品都有寿命。备份器在北京航天城总装大厅里存放了5年之久,零部件是否可靠、性能是否稳定,成为天宫二号研制团队首先面临的问题。


五院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柏林厚介绍,研制团队首先从设备延寿开始做起。他们对天宫二号上近300台相关设备进行了“寿命影响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每一台设备的关键元素,再分门别类做试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案克服这些因素,达到为设备延寿的目的。同时,他们还开展大量验证试验,判断设备性能是否满足上天要求。对于验证结果不合格或评估无法延寿的产品,他们果断选择再投产,确保天宫二号不带一点问题上天。


除了继承设备,研制团队还对天宫二号进行了全面改装和升级。与天宫一号要携带大量的推进剂不同的是,天宫二号没有了“粮草不足”的后顾之忧。凭借新增的在轨补加系统,它可以一边飞行一边“加油”,将极大地提高它在轨运行时间。因此它发射时只加了“半箱油”,省出的重量可以携带更多载荷产品和航天员生活物资。


虽然看上去仍有天宫一号的影子,但经过全新设计的天宫二号已经脱胎换骨,成为了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朱枞鹏介绍,天宫二号不仅实现了在轨补加技术的突破,还将创造中国载人航天的多项“第一”:第一次在一艘载人飞船的支持下实现两位航天员30天中期驻留;第一次采用喷气控制的组合体连续偏航飞行模式;第一次对人机协同的空间站维修体系进行在轨验证……为了给建造空间站积累经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的轨道也比天宫一号高了50公里。


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天宫二号将飞得更高,开启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