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湖镇 首页
公共安全科技年会专家建议 构建"韧性"安全保障型社会

“我国正处在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频发、多发期,维护公共安全的任务重要而艰巨,任重而道远。”在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6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学术年会”上,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在致辞中表示,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安全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9·11”事件十五周年纪念日开展学术研讨,受威胁的风险让安全领域的专家倍感忧虑。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伤残人数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上万亿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表示,在现有公共安全技术基础上,国家需要健全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核心目标就是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社会的稳定,以及在突发事件下经济社会不间断可持续发展。

那如何提升社会的公共安全能力?范维澄认为,依靠科学技术在城市建设上提高城市遇到重大灾害事故风险的应对能力和措施,当重大事故发生时,城市可以适应承受和快速决策响应,减少损失。跟随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公共安全的物联网、大数据深度计算和分析、风险评估与预测预警、决策分析服务、防护处置救援五个方面构建起公共安全网络,再由各个层面的安全网络拓展到公安、水利、环保、安监等各个领域,构筑起立体的安全网络。

与此相适应,各个城市研究安全网络体系与各自城市风险动态评估精细化技术、城市防恐反恐、维稳关键技术、人员密集场所监控预警等关键技术的个性化融合,以规划如何构建自己的智慧韧性。而国家层面,在研发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并建立关于城市重大灾害的情景构建与推演研究平台,用于韧性城市研究,这样才能保证韧性城市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