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沃村 首页
《世外桃源书香土沃》民间舞蹈之乡“土沃村”
  
土沃村坐落在沁水县城西南,距离县城约20公里处,为土沃乡政府所在地,是土沃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全村共249户,834口人,党员36人,耕地1600亩,2018年人均收入12200元,种植结构以玉米、小麦、谷子三大作物为主,以外出务工为辅。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他们土沃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在党的“十九大”精神鼓舞下,土沃村两委班子,在加快本村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开发旅游资源狠下功夫,在当地文化中大作文章,必如:“土沃老花鼓”这一民间表演艺术,在市、县、乡各级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发掘、抢救、传承、发展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2010年他们村的“土沃老花鼓”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这一传统文艺表演形式得到了有效、良好的保护。“土沃老花鼓”在土沃村流传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集打、唱、跳三种表演形式于一体,兼有南北文化之长,即有北方刚劲爽朗的特点,又有南方柔媚秀美的风韵,歌舞结合,相得益彰,是沁河流域劳动人民生活的缩影,体现着沁水下川文化的精髓。无论从表演形式还是服饰道具,处处体现着它独特的艺术特点,这也使得它在有“汉族民间舞蹈之乡”美誉的山西民间舞蹈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所以“土沃老花鼓”最吸引观众眼球,在沁水县历年元宵节期间轮番登场,赢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  
  
  
  
7月27日,我们专程来到土沃乡土沃村,参观了“土沃老花鼓”展馆,土沃乡党委书记段晓婷,乡长赵勇陪同大家共同参观了“土沃老花鼓”的服装和道具并对保护和传承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沃老花鼓”传承人祁学德老师讲解和介绍,更进一步了解“土沃老花鼓”的内涵所在。“土沃老花鼓”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成功载入《山西省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志》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三批入选项目。2017年,《土沃老花鼓志》将土沃老花鼓的历史渊源、动作队形、人物造型、服饰道具、锣鼓曲调、代表性传承人等一一记载。文化部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山西省45人入选公示名单,土沃老花鼓传承人祁学德榜上有名。  
  
希望我们共同与“土沃老花鼓”传承人祁学德老师,继续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沃老花鼓”这一艺术,进-步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下去,使得这朵民间老花鼓之花永远光彩夺目。 马有山报道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沁水县退休人之家
沁水云平台转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