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东村 首页
户籍改革步子加快,城乡公平来得更早!

今春,最令人关注的政策之一,就是国家发改委宣布全面取消Ⅱ型城市的落户限制,还提出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相比去年,这一次的放宽条件更进了一步。

人民群众对于横亘在城乡之间的二元化户籍制度抱怨已久,因为它带来了太多太久的不公平,以至于每一次户籍政策的放宽,都会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和支持,也带来更大的期待。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多年来,因为户籍制度,农民曾经削尖脑袋挤破头想要进入城市,为的就是吃上一口商品粮;因为户籍制度,进城务工的农民不能享受城市人口相同的公共福利,成为低人一等的公民;因为户籍制度,流动人口的子女不能在父母工作所在地正常入学、参加高考,已至于很多家庭两地分割,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在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今天,这项制度充满了扭曲和荒谬的气质,显得格格不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要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而户籍制度的存在,越来越显得碍手碍脚,成了阻碍城乡资源自由流动、合理配置的最大障碍之一。不仅如此,它所带来的社会阶层的分裂、利益的固化、社会的不公、群众的不满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户籍制度的放开被一些国内外媒体解读为是为了促进人口流动,维持房地产市场并刺激经济增长。似乎“骄傲”的城市敞开怀抱是形势所迫,逼不得已。客观来讲,户籍制度改革有这些因素的考量,也将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成功的改革从来都是双向的,既是发展的需要倒逼,也是主动的顶层设计。我们希望的是,各地纷纷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是“以人为本”的实实在在的举措,而不是为了从农村转移过来房地产市场的“接盘侠”,谋求漂亮的GDP数据。

之前的户籍制度,应该让我们吸取的最大教训就是没有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而一项不能“以人为本”的制度存在的时间越长,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就会越多。古人云:“夫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一种执政的智慧,也是对人性的准确洞察。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类最期待的是公平、自由和尊严。所以,制度的设计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满足人民对于公平、自由和尊严的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写道:“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户籍制度不利于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所以必须破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进一步对户籍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所以必须落实。

加快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13亿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关系到我国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社会形势瞬息万变,发展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不加快这项改革的步伐,不重视这项改革的科学深化,有可能影响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甚至带来种种意想不到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户籍制度改革的步子迈得越快越稳,人民群众所期盼的城乡公平就来得越早。

信息来源“土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