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路街道 首页
粤赣古道:客家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河源和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都是著名的客家城市,河源号称“客家古邑”,梅州则被誉为“世界客都”。这两个城市都位于粤赣两省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粤赣两地的交通要塞。在古代,这里形成了以龙川佗城为中心的交通网络和以和平县等地为要冲的粤赣古道。目前,河源和梅州地区依然保存着大量古道资源,这些古道见证了千百年来客家移民的艰辛奔波,也见证了客家文化的繁盛,是客家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如今重走古道,依然能感受到往昔历史的厚重风姿。


粤赣古道:客家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中原移民的重要通道

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一部人口迁移史。历史上因为战乱等原因,中原人历经苦难,迁徙到闽粤等地区,因为在融合和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被称为客家人,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东江自古为中原先民南下的通道。从赵佗建龙川县至今,2200多年来,东江上中游地区一直是岭南北接中原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珠江三角洲与韩江流域的连接之地。由于现代交通的发展和新丰江水库的兴修,当地许多古道湮灭在崇山峻岭中。不过,现今仍有许多桥梁、关隘、凉亭、客家围屋,与残存的古道一起,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河源广大山区靓丽的人文风景线。

岭南古道研究专家、广州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元林告诉记者,秦始皇在岭南设置郡县,河源龙川县是今粤东客家设置的第一个县,河源地区成为中央王朝驻军和中原移民的重镇,也成为传播中原文化的前哨阵地。之后,中原人就在岭南地区定居,后设置三郡,陆续有中原人迁居至岭南“同越人杂处”,这是岭南地区最早的客家移民。汉人同当地居民逐渐融合,客家族系逐渐壮大并向四周迁徙。据史料记载,从闽浙进入岭南的路线主要是沿水路南下,也就是赣江到北江和东江的通道。客家先民就是沿着这些主要通道,分别到达粤东北和粤西地区。

不同姓氏的族人所居的不同村落,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文化特色、习俗、方言等。河源连平县境内目前还存有多座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大多具有北方传统建筑的特点,同时也结合当地的风俗、自然环境和气候等因素,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据王元林介绍,在迁徙的过程中,客家先祖们颠沛流离,历经千辛万苦,这就造成了客家建筑物的封闭性。为保护自身安全,这些建筑通常具有防御性质。同时,在迁徙的过程中,客家人吸收了不同的文化,兼容并蓄,所以就产生了各种风格杂糅的建筑物。

河源大湖寨围龙屋是典型的客家传统建筑。这座围龙屋是宋朝时,曾氏从江西庐陵迁徙到当时惠州府河源县大湖寨落居的祖屋。曾氏从江西迁徙到河源成为客家人,至今有将近800年历史。自迁徙到大湖寨之后,曾氏实力逐渐扩大。现在,大湖寨的子嗣迁徙遍布河源市各地区,甚至韶关、惠州、汕尾、广州等地都有大湖寨后人的身影。

著名的夏田古村也是典型的客家古村落。据当地史料和《谢氏族谱》记载,最早在河源市连平县陂头镇夏田村落居的客家人为谢姓,南宋著名文学家和爱国诗人谢枋得的五世孙谢复澈从江西锡州迁居到连平陂头,为陂头谢氏开基祖,至今有600多年。夏田古村所保留下来的古建筑有复澈公祠、全公祠、德兴楼、松秀围、谦吉楼等,构成了当地别具一格的客家围屋群。祠堂、古村落、客家民居,这些独具特色的建筑不仅反映了客家人的智慧,更反映了客家移民历经的艰辛和苦难。

 粤赣盐粮商古道

2017年,在广东省河源市新发现一条通往江西的古道。这段粤赣古道主要分布于河源市和平县、连平县和东源县境内,沿途经过浰源、热水、青州、绣缎、大湖、三角、高莞、忠信、顺天、涧头、双江等镇,总体呈南北走向,并有多条主支线。现已勘测清楚的线路长262.6公里。据当地文物部门介绍,粤赣古道是一条“起于民间、兴于商贸”的民间商贸通道。

据史料记载,数百年来粤东客家地区一直是盐丰粮缺,而江西则是多粮少盐。但粤赣两省大山横亘,水路不通,两省通商多走山路。其时客家地区悄然涌现挑盐大军,有专职挑担者,也有农闲挑担者。“挑盐担上江西”成为很多客家人最大的副业,挑担之艰辛换来“粤盐赣销,赣粮粤卖”的现象,从而催生了粤赣盐商古道。河源境内的盐商古道从海陆丰到紫金县,经黄塘、康禾仙坑,然后到东源蓝口,再经水路到和平林寨、龙川,最后到赣南地区。当年,这条古道上活跃着成千上万的挑夫,他们成群结队地搬运食盐,古道的繁盛情景可想而知。

粤东与江西、福建交汇处的梅州平远,也有一条著名的梅州古盐道。这条盐商古道的起点也是在潮汕地区,当地海盐走水路逆韩江而上,运至大埔三河坝后转从梅江而上,至梅县东山码头后,改为陆路由挑夫肩挑北上,从玉水村经梅县大坪、平远石正进入江西流车、寻乌,至江西筠门岭,然后以会昌县城为终点,全程约230公里。玉水古村位于梅县城东镇,客家挑盐客的运盐队伍多途经此地,当地至今还保留有当年的古道。

据《明史》记载,赣州在明正德二年(1507)改行广东盐,可见粤赣间的盐道有超过500年的历史。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黄国信在《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中阐述了与平远相关的古盐道考证:“筠门岭通嘉应和潮州,从赣州溯贡水而上至湘水,到达筠门镇后,或换小船至罗塘再挑越筠门岭,或直接挑越筠门岭,抵达镇平县新铺,然后船运通过石窟河经梅溪至嘉应州。”

1930年,毛泽东在江西省寻乌县开展了20多天的社会调查,对寻乌的政治区划、地理交通、商业活动、土地关系、土地斗争的状况,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考察分析,后来整理成著名的《寻乌调查》。毛泽东在调查时,就对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筠门岭来往梅县的生意做了详细的记述。例如,“从石城、瑞金来的,米和豆子为大宗,值几十万元”,“石城、瑞金的米到门岭,大部分经罗塘、下坝(武平属,在三省交界处),新铺(蕉岭属,离梅县三十里)往梅县,每天约有三百担过”,“梅县与门岭不通车,大部分是肩挑”,“门岭去梅县,脚夫们一担货去,一担货回”,这充分证明了粤赣盐粮古道的重要历史作用。

坚毅的客家女性挑盐客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挑担卖粮卖盐的多为客家女性。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周俐表示,“女劳男逸”的客家社会,造就了客家妇女勤劳、坚韧的品格。一方面,客家地区重文教,男性多为读书人,少从事体力劳动;另一方面,梅州是侨乡,当时男性多结伴到南洋打工,只有妇女和老幼在家。为了维持生计,客家妇女就选择了挑盐这个副业。

然而,挑盐客的工作并非人人都能胜任,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身体和精神素质才能担当这项任务,相较而言女性挑盐客就更加不易。周俐表示,首先,挑盐客要有过人的胆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赣闽粤边区盗贼较多,往往需要应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其次,过重的货物是挑盐客所面临的大问题。每位挑盐客至少要挑100斤盐。

据史料记载,抗战时期,梅县还活跃着一支妇女挑担大军。因日寇的严密封锁,粤赣及西南诸省的食盐曾一度依赖闽南沿海供给。内销的千百万斤盐大部分依靠粤赣边区客家妇女人力运输。从闽粤交界的韶安、黄岗、饶平、高陂,沿韩江、梅江而上,再经盐商古道进入江西,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妇女,成群地搬运盐,一担一担越过高山峻岭,一站一站地接力运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