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新路社区 首页
拯救“农业芯片” 刻不容缓

  种质资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它的保护与利用,对选育突破性新品种,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有重大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种质资源面临着地方品种加速丧失、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作为世界第二种源大国却面临“保种”困境。


  品种加速丧失

  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调度会上介绍,各省优质、抗病、耐瘠薄等特性突出的地方品种丧失速度明显加快。

  我国于2015年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计划用五到六年时间对全国2228个农业县进行种质资源全面普查,对其中665个县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抢救性收集,为现代种业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提供信息和材料支撑。


  三年多来,目前已完成湖北、湖南、广西、重庆、江苏等10省(市、自治区)623个县的全面普查和117个县的系统调查。2018年即将完成四川、陕西2个省207个县的全面普查和58个县的系统调查。

  一方面,行动效果喜人。目前已抢救性收集各类作物种质资源29763份,并筛选出一批特优特异种质资源。例如广东省连山县发现种植于山坡地的“地禾糯”“地禾粘”,是古老的旱稻地方品种,种植历史超过百年,这一发现也纠正了部分专家认为我国种植旱稻历史不超过30年的说法。广西上思县发现的野生葡萄,高抗霜霉病和根结线虫。据介绍,我国目前普遍种植的栽培品种中,尚未发现高抗这两种病害的材料,因此这一发现对抗病葡萄品种改良极具利用价值。此外,重庆柑橘多种植于海拔600米以下区域,这次在城口县海拔1400米山地发现了野生香橙,是强耐寒的野生资源,有望极大地提高柑橘类品种的耐寒性。同样在此次普查收集行动中,浙江省宁海县种子管理站工作人员发现了清代康熙皇帝亲自发现和培育的稻种——“御田胭脂米”,其色如胭脂,米中维生素B1、B2含量比普通稻米高,镁、硒、锌等矿物质含量也远高于普通稻米。

  另一方面,我国地方品种和主要作物野生近缘种呈现出丧失速度加快的趋势。据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地方品种的数目,1956年有11590个,2014年则仅剩3271个,主要粮食作物地方品种数目丧失比例高达71.8%。

  以水稻为例,湖南省普查的79个县,1956年有水稻地方品种1366个,1981年为644个,2014年仅有80个,只占1956年的6%。据了解,其他主要作物地方品种的情况也基本一致。

  据了解,“行动”中,共抢救性收集各类作物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国家重点保护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及其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质资源29763份。经与国家种质库(圃)保存资源信息比对,这些资源中的85%为新收集资源。其中已完成调查的10省623个县中,有68个县的种质资源从未被收集保存,占已开展普查县的10.9%。

  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负责人段永红介绍,她保存了2万多份各类种质资源,但有三分之二都是在2000年之前搜集的,之后便很难搜集到新的古老地方品种。重庆市农科院介绍,重庆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名录的97种野生植物中很多濒临灭绝,其中由于三峡工程淹没等原因,致使宜昌橙、万盛500年大茶树等资源彻底丧失。

      来源:中国三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