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棠社区 首页
种好“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

湘阴自古为文献之邦,是湖湘文化的策源地之一。不说二妃泣血,屈子行吟,周式岳麓授徒,夏原吉历官五朝;也不说左文襄奋扬国威,郭侍郎涅槃英伦,单就文学方面讲,现当代就出了两位赫赫有名的“文曲星”:一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李青崖;一位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康濯,康濯还曾担任湖南省文联主席。


罗城处处绿满地,梧桐花放正当时。11月30日9时,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湘阴县文学创作工作座谈会暨《梧桐树》创刊首发仪式在湘阴宾馆举行,湘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爱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亚玲和岳阳、汨罗、湘阴等地文学艺术界100余名作家及代表欢聚一堂,畅谈文学创作。


湘阴作协成立于1999年,现有会员58人,其中省级会员11人、市级会员24人,还有2名会员是市人大代表。近3年来,县作协会员在国家、省市等各级刊物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10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20余部。


我们将以《梧桐树》为桥梁,联络在外工作的湘阴籍人士,让他们一起写家乡,赞家乡,爱家乡。”湘阴作协主席湛鹤霞介绍,《梧桐树》是今年年初开始筹划创办的县作协内刊,是以本土文化为载体的纯文学刊物,采取季刊形式与广大读者见面。


谈起如何成为一名好作家,刚刚从中国作协举办的骨干作家培训班学习归来的湘阴作协副主席萧萧感悟颇深,“作家要深入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美好向善的一面。我们湘阴作家的使命就是要把一个进步的、现代的家乡呈现在湖南、全国甚至是全世界人面前。”



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知源学校教师戴笃平盼望着《梧桐树》的创刊能给湘阴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大展身手的平台,“要有教育家的情怀,像鲁迅先生一样揭露社会‘病苦’;要有医者的情怀,像华佗‘妙手回春’般地利用好文字的力量。”


市人大代表陈凤霞也是一名教师,工作之余痴迷于文学创作。她说:“夏日的细雨,冬日的暖阳,布满沧桑的皱纹,冰释前嫌的喜悦,家人小聚之后的离别,都会深深触动我的心灵,都会让我毫不犹豫地拿起笔来。”


你一言,我一语,作家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传统文化与文学创作密不可分,传统文化的沉淀能给我们带来更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湘阴左宗棠书院执行院长张一湖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谈文学创作,给文学爱好者们以沉思。

湘汨一家亲!我们是好兄弟,今后要多走动、多交流,让文学之花开遍湘汨两地,长盛不衰。”汨罗市作协主席潘绍东、副主席魏建华热情捧场,为《梧桐树》创刊送上衷心祝愿,并分享了汨罗作协近年来的创作成果。

梧桐树上,硕果盈枝。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钟志平**宣布《湘阴县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说出心中的故事”》征文活动情况,湛鹤霞、杜华、曹阿娣、盛勇、钱应奇、钟胜利、王顶、田岑、陈**、罗正坤、蒋鑫爱、徐敏、戴逢春等作家获奖。


湘阴作协青年会员范军、谭智锦自告奋勇,**朗诵本土作家戚旭明的原创诗歌《梧桐树下》。“梧桐树下/我们以担当意识和忧乐情怀关注民生/洞察社会/以文学的方式记录时代的风雨/讲好湘阴故事……”优美的诗歌久久回荡在湘江之畔,张亚玲宣布《梧桐树》正式创刊。


由于大雾高速禁行,我们迟到了,实在对不起!”在活动临近结束时,岳阳市作协副主席刘祖保、仇岳刚风尘仆仆地赶到参加盛会,并送来美好祝愿,“湘阴作协成绩喜人,佳作连连。我们非常愿意为湘阴输送文学人才,希望湘阴作协沐浴在新时代的春风下,创造出更多精品佳作!”


从湘阴走出的著名军旅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姜立煌从山东济南发来贺电,“湘阴作协同仁大度接纳寓外乡党,心里是很暖和的,故而感受一股温度;创作了不少作品,陆续拜读不少,其乡土乡音常常萦绕在耳,故而感受一股厚度。”


文艺事业天地广阔、大有作为,文艺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坚定创作之‘本’、深挖创作之‘源’、提高创作之‘质’、注重创作之‘效’!”李爱佳受县委书记余良勇、县委副书记彭方建委托,座谈会上深情寄语,点燃了湘阴文艺工作者们的创作**。


薄雾散去,冬阳初现。岳阳、汨罗、湘阴的文学朋友们齐聚镁光灯下,他们的笑脸永远定格在左公故里……

文章转自:《掌上湘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