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社区 首页
把粮食饭碗牢牢攥在中国人手里


原创 · 查看原文11/18 23:32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柳青

11月18日,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颁奖。88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得本年度生命科学奖。

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由我国科学家、企业家共同发起。目前设置“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三个奖项,每个奖项获奖人数不超过5位,每一奖项由四位捐赠人捐赠,每人出资25万美金,单项奖金100万美金。2017年,清华大学施一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北京大学许晨阳曾获奖。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得2018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虽然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颁奖典礼,袁隆平还是向大会发来了获奖感言的视频。他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的论断,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一部分,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的知识分子。他说“杂交水稻的发展也得益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袁隆平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1964年,他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

袁隆平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并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成了强优势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大面积应用,此后他领导课题组成功突破制种难关,使制种产量逐渐提高,达到全国平均亩产350斤左右。

和袁隆平一同获得本年度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的还有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李家洋院士以及华中农业大学的张启发教授,获奖理由为“系统性研究水稻特定性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

袁隆平透露,目前正致力于发展超级杂交稻,并已取得较好的成绩。

1997年,袁隆平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2年实现中国超级稻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目标,并于2012年,领衔启动了中国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标攻关。

目前,杂交水稻在我国的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7%,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65%。杂交水稻年增产约250万吨,每年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自1979年我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已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给当地带来了显著的增产增收。

198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向袁隆平颁发科学奖,以表彰他在培育高产杂交水稻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果。2001年,袁隆平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说,“科学研究无止境。我还有两个梦,一个是国家增粮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衷心希望杂交水稻不但可以让饭碗牢牢地攥在中国人的手里,同时也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F2科学峰会上,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仪式上,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袁隆平因身体原因未来到现场,却依旧通过视频发表了获奖致辞。

434307D9EF43CE237AB0308D39FF322722A5736E_w600_h401.jpg

以下为节选发言内容: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现场出席颁奖仪式。借此机会要感谢未来科学大奖评委会,我把这一奖项视为崇高的奖项,我认为这由中国科学家和中国企业家发起的奖项,非常有意义,在此请让我代表杂交水稻领域的科学家,向关心我们的各位表达感谢。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科学技术提高为第一生产力,这对广大的知识分子有广大的激励。杂交水稻的发展也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的发展每年可以多养活七千万人口,目前我们正在致力于发展超级杂交水稻,并且取得了成就,在商业推广上得到了发展。

科学研究无止境,我希望杂交水稻遍布世界。希望杂交水稻为保证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