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关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社区)、电商扶贫、信息进村入户、解决偏远乡村信息孤岛难题、打通农副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让边远乡村与繁华都市的人们平等拥有现代互联网带来的便捷、让手机成为农民致富的新农具新工具等”一系列工作要求,亳州市供销社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信息进村入户、电商供销新零售、扶贫先扶智等”工作,积极开展电商扶贫,创新扶贫新模式。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网点已经在亳州大地上星罗棋布。
为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商供销新零售带动电商扶贫工作,亳州市供销社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解子德主任等领导多次下基层调研指导各县区的具体工作开展,要求各县区供销社积极与亳州市电子商务协会对接,选取适合农村电商和贫困户容易操作模式的平台。亳州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冯献飞带领工作人员,与各县区供销社积极协调、探讨,实践中论证各电商模式的利弊,走村进户认真倾听农民和贫困户的心声。
在市县区各级供销社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谯城区已经在广大农村,建立五十多个电商扶贫网店。今年以来,市供销社和各县区供销社工作人员与亳州电子商务协会的工作人员一起,冒高温战严寒深入到乡村,宣传发动,一遍又一遍地给村民和扶贫对象讲解农村电子商务今后的发展前景,鼓励农村贫困村民大胆学习掌握电商操作技能,把授人以鱼变授人以渔的方式,努力让贫困户掌握现代互联网电商知识,许多被扶贫村民积极参与学习运用。针对扶贫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帮扶电商扶贫模式,对于文化水平低的贫困户,让他们的农副产品和剩余劳力在村电子商务网站和网店上发布,解决农副产品上行难题。对于有文化基础的,让他们直接参与电商网店运营,例如谯城区古井镇王集村的残疾人李先秀、双沟镇申岗村的残疾人雷成利,他们有文化基础,市供销社就帮助他们开通了自己的网店,派专人多次上门讲解网店操作系统的使用,目前他们都能掌握操作系统的应用,把自己的实体超市的商品搬到网店上销售,同时还可帮助其他村民销售剩余的产品,自己脱贫致富的同时,也带动其他村民增收。
涡阳县供销社领导高度重视,县供销社李刚主任及其县供销社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到乡镇基层社协调指导,先示范试点后稳步推进,已经建设30多个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示范点。并且建成县供销社电商运营中心,有专业团队指导具体实施电子商务扶贫进农村工作。
在蒙城县供销社领导大力支持下,蒙城县电子商务协会积极参与工作,已经布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网店近40个覆盖蒙城县各乡镇。
在利辛县供销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利辛县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网点已经在胡集镇全部行政村覆盖且达到村村互联互通,并辐射其他乡镇。
利辛县胡集镇扶贫电商驿站,紧紧围绕怎么增加贫困人员就业,给贫困户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信息,电商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有情,实现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目前在胡集镇胡21个行政村都开通了电子商务扶贫平台和最后一公里的快递服务。每个村都有2个固定人员在网上推销当地的农产品,以及3个兼职人员联系货物发放和农产品质量把关,告诉农民怎么包装,摆放,以及及时把每样农产品发布到平台,做到信息和产品同步。例1:杨湾村的电商平台通过村部的宣传,把贫困户曹献芳饲养的土鸡苗通过电商平台出售了200只左右,每只5元的利润,共获利1000元,直接激励困难户养殖的信心。郑点合作社的哈密瓜销往利辛县城各大超市达到上万斤。枸杞西红柿通过电商平台预售到利辛县城2-3千斤。王士奇的黄鳝销售各地农产品批发点到1000多斤 例2:胡集镇武子古酿酒厂通过电商平台,直接给5个贫困村2万的产品支持,另外的16村给予1万元的产品支持。让每个村的平台内容丰富不少。
作为电子商务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亳州市供销社积极探索,不断努力,我们的电商扶贫工作,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