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街街道 首页
货郎担


沈琨

那些消逝的身影——杂忆老行当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恍然就听得从巷口那边传来了一阵“叮铃当啷”的货郎声。这当然是一种幻觉。现如今,哪还有货郎担子呀,城镇里不说了,大一点的村子早已有了超市,小一点的村子也有小卖部。走乡串巷的货郎大体可说是没有了,只留下了一代人清晰而又模糊的回忆。

如果说现今的年轻人对货郎担还有一些理性认识的话,恐怕就是从歌唱家郭颂所唱的《新货郎》而来。不过,那唱词的开头“打起鼓来敲起锣,推着小车来送货……”一下子就唱出了外地货郎与我们本地货郎的不同。旧时晋城的货郎一不敲锣,二不是推着小车送货,而只是靠摇动长柄的货郎鼓,靠双肩挑着担子,走乡串巷,摇鼓叫卖。因此,也更加原始,更加辛苦。

没人能说清货郎担的历史有多长。你如果仔细看过《清明上河图》,就可以发现在这幅宋代汴京市井风俗画里,就有货郎担子。金代有一首写货郎担的诗云:“鼗鼓街头摇丁东,无须竭力叫卖声。莫道双肩难负重,乾坤尽在一担中。”惟妙惟肖地描写了古代货郎的形象。晋城是800年前金朝的繁华地区,游走行商的货郎自然是少不了的。

说起货郎担和特制的拨浪鼓,实物怕是早已见不到了。那货郎担子,其实就是一条扁担,两个货箱。一头的货箱,打开盖子,内分许多方格,各类小商品就放在里边,满满的,针头线脑、纽扣丝线、发卡木梳、铅笔小本、松紧带、小糖块、小镜子……真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另一头货箱则是盖着的,是货物的储备箱。货郎经营的,都是些小不起眼但居家过日子离不开的小东西,但一般不卖鞋帽,也不卖布匹。

货郎是农村妇女和儿童最受欢迎的角色。每当进了一个村子,拨浪鼓的一阵响动,立时引来了孩童的围观,跟着货郎担子或走或停,欢呼雀跃。随后妇女们来了,“三个女人一台戏”,她们一边嬉闹说笑,一边围着担子挑选东西,货郎担前洋溢着一片欢乐。

货郎一般都有固定的经营范围。今天跑哪几个村子,明后天又跑哪几个村子,如此循环往复,过十天八天就可重来一趟。因为常来,人们对货郎熟悉了,觉得货郎诚实可信,又卖的是小东西,本小利薄,挣的是辛苦钱,所以买卖之间的讨价还价是很少的。货郎求的是不断线的回头客,买主求的方便和实惠。就是在这样相互信任和各取所需的关系中,货郎的摇鼓,一年年响彻城乡的街头巷尾。

我常见到的一个货郎,人称“小忽(货)郎”。之所以称之“小”,不是他年龄小,而是个子小。他的货郎担子不是在“挑”,而几乎是“绑”在扁担两边。这个50多岁的“小忽郎”,面善,有人缘,他每天穿行于城乡结合部的村头巷尾,很受人们尊重,就连最顽皮的小孩也不愿取笑他。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农村合作化了,城里公私合营了,小忽郎从此再没见过。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有多少老行当消失,成为许多人心中的一个符号。货郎担,也只能在我们的记忆中蹒蹒跚跚地走来。

来源:太行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