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溪街道 首页
常熟港进口货物报关先行者 ——记苏州市瀚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勤嵘

      滚滚长江水日夜不息地奔流,它和那些深耕港口多年的开拓者们一道,见证了一座现代化港口的崛起。

      1997年从苏州来到常熟的叶勤嵘,在常熟外轮代理有限公司从一名普通的报关员做起,在港口扎下根来。作为常熟口岸的一份子,他亲历了常熟港迅猛发展的20年。

       “过去的20年里,我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在岗位上的坚持和积累。”叶勤嵘用平淡的话语概括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他告诉记者,报关员的工作并不是看上去的那样简单,而是需要多方面的素质。早期还是传统的纸质办公,报关员需要把货主提供的相关资料按海关要求进行填写申报。填写的过程需要极其认真负责,因为一丁点的错误都会导致申报的延时,甚至影响到海关对进出口数据的统计。“一份报关单有25项内容需要手工填写,并且至少要一式三份,一天下来光是写字就可以让你写到手酸。”

      叶勤嵘说,常熟港每年有一千几百万吨的外贸进出口货物,这些货物都必须在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完成申报、缴税、接受查验等严格的手续后才能进入流转渠道。因此,申报及时、准确是对报关员最基本的要求。一方面,报关员手脚一定要勤快,大多数的出口申报不涉及征税环节,在海关电子申报系统提供的便利下,勤快才能保证申报及时;另一方面,对常熟港外贸进口的货种,如原木、纸浆、化工品而言,海关在进口申报环节的征税审价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个时候报关员就不能简单地作为资料的传递者,而需要从贸易的双方(也就是收发货人)了解货物真实的成交方式、计价方式、近期的国际行情、原产地及制造商等信息。“这样才能保证申报内容不只停留在报关单证上而变得立体可感,让征税审价的关员结合已经掌握的资料更快地做出决定,真正为通关赢得时间,加快货物流转速度。”叶勤嵘说。

      随着业务能力的提升,叶勤嵘从一名报关员升级为公司货运部的部门长。叶勤嵘说,他学到的不仅仅是有关钢材、纸浆、木材等货物的商品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真诚做人、诚实做事的道理。2000年前后,常熟港进口钢材量很大,每只船往往有两三万吨,涉及三四家客户,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一些材质相似的钢材,需要申报的价格却不一样。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市场钢材价格几乎每天都会波动,而常熟港钢材进口业务量大,对全国进口钢材征税价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而海关对该项业务的审核极为严格。叶勤嵘记得,有一次在申报价格时,三家货主申报钢材每吨305美元,而另一家却申报了295美元。同一条船上钢型相似的钢材却出现这样的报价差别,很快就引起了海关部门的注意。叶勤嵘立即对价格差异进行深入了解,原来是外国厂家生产时因设备故障导致发货延迟,致使不同成交价的钢材出现在了同一艘货轮上。经过如实反映情况、耐心沟通,这批货物最终得以顺利入关。

      2006年,叶勤嵘和几个朋友一起创办了苏州市瀚达物流有限公司,自己做起了货代老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叶勤嵘说:“生意做大了,我们还是要像当好一名报关员一样,时时刻刻为客户考虑。”2013年,一位上海客户分别从天津港和常熟港发运两批货物,货轮从天津出发后来到常熟,准备再发往欧洲。到港时发现,在天津装船的500吨钢材因捆扎不到位,航行期间从高处摔落在货仓里,不仅无法将另一批装进去,更令大家担心的是,钢材散落时是否损害到船体、影响航行安全。所幸,经检查,船体无碍。但由于海关有规定,国际航行船舶中途不能私自装卸进出口货物。叶勤嵘积极向常熟海关说明情况,经同意,海关派员对货物进行了清点,并进行全程监管。叶勤嵘带领工作人员将钢材卸下,立即拖往港口附近的钢铁厂进行重新捆扎,连同常熟港的货物一同装运,重新发往欧洲。精心的服务赢得了船公司和客户的一致赞誉。

      20年里,叶勤嵘为常熟港的第一批散货、第一批进口钢材、第一批进口原木、第一批进口纸浆进行了报关,他见证了电子申报系统、无纸化报关等新事物的发展。回首往事,叶勤嵘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他很庆幸,自己的事业能和常熟港的腾飞血脉相连。展望未来,他仍希望带着梦想和常熟港一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