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路社区 首页
中美持续角力,汽车加征关税有没有尽头?

2018年8月8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自2018年8月2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约16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而这一举动,也被视为是对7月12日美国政府向中国加征约2000亿美元商品10%关税措施的反击。双方你来我往已经好几个回合,贸易战的战火正在愈演愈烈、向着急剧冲突的形势慢慢靠拢。

为何双方你来我往,冲突不断升级?贸易战究竟又会发展到什么地位?对汽车产业会产生什么影响?这可能是很多人都在关心的问题。

一、加征目录分析

以小见大,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先看看中方的加征目录,看看具体情况怎么样。

第一次加征目录涵盖大部分乘用车。6月16日加征的这个目录里面,基本上从纯电动、汽油车、柴油车都有涉及。

第二次加征目录则主要针对专用车及零部件。8月3日中国加征的关税目录里面,将部分专用车、重型车辆及一些汽车零部件列入了第四档,予以加征5%的关税。

第三次加征目录是对第一次加征目录的强力补充。8月8日中国加征的关税目录里面,涉及汽车的目录号多达100余项,相比第一批的28项实现了数倍增加,至此,从乘用车到商用车再到专用车,从纯电动到插混到汽柴油机,从整车到零部件,几乎没有幸存者。

必须特别说明,“从美进口汽车产品的关税税率可以加到65%”的说法有待商榷。消息出来之后,部分媒体将其解读为两次叠加,在15%的基准税率上增加两个25%,即65%关税税率。这一说法有待商榷,因为实际上第三次加征目录与第一次加征目录的关系是“补充”而非“重叠”,因此美系进口车只是被扩大了加征面,而非增加了税率。

简单点讲,第一次是重点打击,第二次是放放冷枪,第三次立体覆盖,就是这么回事。

二、中方应对策略分析

接下来我们要分析一下中方这三次加征举动背后蕴含的思路和策略。

第一,贸易顺差决定中方不能等额回击。由于中美双方的贸易往来中,中方处于绝对的顺差地位(2017年约275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87万亿),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因此等价还击将是一个注定失败的策略,到最后自己手里额度用光了,美方手里还握着顺差的额度就尴尬了。

第二,不能求全则必需集中力量攻其一点。既然不能全面打击,那就必须集中全部的力量,对准其要害部位进行持续的、重重的打击,才能换来对手的让步,而汽车就是中方选择的一个软肋。

第三,硬中带软,合纵瓦解连横。一方面,中方对美方的反击是步步跟进,你来我往,始终透露出强硬的气息;另一方面,中方也在不断实施扩大开放,比如股比放开等积极的政策,推动特斯拉独资落户上海,也是在向美方表达一定的善意。此外,中方还在积极联合其它遭受美国贸易战的国家和地区,联手对抗,实际这是一种“合纵”瓦解传统“连横”格局的策略。

至于为何会选择特斯拉网开一面,有以下四点原因:一是中方希望引进一条新能源汽车的大鲶鱼;二是特斯拉进口比重不大不小,体量上好把控;三是看中了特朗普与马斯克良好的私交关系。

三、从美方思路推测未来形势

不得不承认,当前贸易战的主动权仍掌握在美方手里,因此预测未来贸易战的走向,还得从美方的心态、思路出发,才能看清楚汽车产业未来会受到哪些影响。

第一,America Fist战略主导下的贸易战,本质上是美国第三次遏制世界第二的崛起。从全球历史格局出发,1955年苏联经济排名次席,军事力量则是如日中天,综合实力仅次于美国,但美国巧妙的通过冷战的形式耗掉了苏联的元气,第一次遏制成功;此后,日本崛起,GDP上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美国又通过广场协议和操控日元汇率将其成功遏制。可以说,谁是世界第二就打击谁是美国自二战后坚定不移执行的策略。当前,特朗普宣称的America Fist本质上也是在强调第一,贸易战只是一种手段。

第二,若不彻底遏制中国崛起,贸易战一天不停,汽车持续遭殃。既然是最顶级的战略执行,那么遏制中国反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个思路就会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换句话说,贸易战很有可能是一场长期、持久的战役,汽车成为枪炮口这点也没办法改变。

第三,汽车加征关税将成常态,关税比例再升高可能性极大。由于第三批目录是扩大覆盖面,但总体上来讲,从美国进口的绝大多数整车及零部件产品仍然执行了40%的关税税率。既然美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既然中方坚定不移攻其一点、既然覆盖面已无法再次大幅扩大,那剩下的反击招数就只剩下一个:提高税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美进口汽车的关税税率再次加征10-25%是很大概率的事件。

四、中方能否有必杀技? 当然,中方并不是只有一味的加征关税策略,从历史角度来看,贸易战只是初级阶段,终极阶段是货币战,一旦发生货币战,作为全球硬通货的美元就将对人民币展开强力的攻击,后果难以设想。

为了防止这一步发生,中方能做到的唯一办法,就是紧紧抓住美国金主政治这一本质,集中全部火力进攻特朗普自己的企业和特朗普背后的金主,这一唯一能让特朗普放弃贸易战的必杀技,这也是唯一能让汽车不遭受关税折腾的机会。

五、汽车行业将受到何等影响? 不管打击成功还是失败,至少在短时间内,中美贸易战特别是汽车加征关税这个事是躲不了了,而且会愈加愈烈。躲不掉,那就得谈一谈影响几何了。

首先,美国进口车型超高的税负将使其销量急剧下滑。2017年,中国汽车进口来源国里面,日本和德国排名一二位,美国则依靠林肯和特斯拉排名第三。但关税不断加征的背景下,美国进口的汽车将受到相当强烈的打击,毫不夸张的说,其销量腰斩都很有可能。

其次,特斯拉所受影响相对偏小,林肯则将遭受重创。从具体排名中可以看出,2017年进口车企排名前十的美国本土品牌里,福特(林肯)排名相对靠前,约有6.47万辆;其次为Jeep和特斯拉。相对而言,虽然关税持续加征都会对美系品牌造成很大的市场加价压力,但特斯拉由于是纯电动车,除了本身有特殊的品牌号召力外,其消费税相比林肯等燃油车还有特殊的优势,所以受到的影响会相对较小。

第三,Model3相比S/X要吃更大的苦头。虽然都是纯电动,但是S/X由于本身定位高端,所以不会还有一定的溢价承受能力。但定位家用级的Model3就有点吃力了,按照40%税率算下来售价超过40万是妥妥的事,加征65%关税售价超过50万也轻轻松松,这显然将打退不少消费者。

第四,高关税下其它车企将尽快寻求转产可能。在美国生产的其它非本土品牌,比如宝马、奔驰等,此前可能还处于政策观望阶段,但现在一定会加快转产步伐,但为顾忌特朗普面子,预计不会直接转向中国投产,而是选择东南亚、印度、日本之类的生产线进行适当转产。当然,这个前提条件一定是衡量已有生产线转产投入和销量收益之后才会做出决定,小批量车型并不会这么做。

第五,连锁反应将造成进口车市整体价格上扬,日系渔翁得利。虽然是美国进口车型加征关税,但原本计划购买美国进口车的消费者,在被关税加价逼退后,将必然转向日系、德系等其它进口品牌,由此,需求端的上升和供给端的不足将促使其它国别的进口车型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在整个过程中,日系品牌主力进口车型既没有在美国本土生产,又不会被加征关税,将是最大的渔翁。

第六、福特内夹外攻,未来三年形势岌岌可危。进口车市未来形势不好也就算了,国产市场上福特也在面临强大的威胁。统计数据显示,福特今年上半年在华共交付40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5%,预计亏损1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7.54%-63.21%,下半年销量甚至可能腰斩,内外夹击之下,福特未来三年形势难谈美妙。

第七、美系零部件企业忧虑加重,进军中国刻不容缓。中国汽车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汽车产销量已近全球1/3,如此庞大的市场是任何零部件企业都不想丢掉的必争之地。关税的加征将使得本来就被OEM压榨成本的美系零部件企业失去竞争优势,因此必然会加快在中国市场布局,实现国产化。很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这么做反而是逼得这些企业外逃,而非“制造业回流”。

六、结语

总之,中美第二轮加征关税如期而至,而基于宏观大势,这样的加征举动还会多次在后面上演,汽车作为焦点也将承受长久的苦楚,妄想两国停止交戈的人,这次一定要彻底死心了。

不管怎么样,不能苟小利而失大节,作为普通老百姓,对国家这项艰苦卓绝的斗争还是要坚定不移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