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溪镇 首页
知识付费版本的“拼多多”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
2018年6月,在知识付费两周年的节点上,微信订阅号的展现变成了信息流。这看上去是微信对今日头条崛起的回应,作为一个内容平台的角色。新的信息流里,当你长按推送文章后,显示的“未完成的功能”提醒,预示着内... 2018年6月,在知识付费两周年的节点上,微信订阅号的展现变成了信息流。这看上去是微信对今日头条崛起的回应,作为一个内容平台的角色。 新的信息流里,当你长按推送文章后,显示的“未完成的功能”提醒,预示着内容变现更多的玩法。知识付费作为内容变现的一种模式,同样还有更多的可能性。与其嚷嚷着知识付费凉了,不如认真看下,资本冷静背后,各个平台正在如何定义一个新行业。 就像当初麦肯锡的“大祭司”马文•鲍尔,一面顶着高管们嘲笑管理咨询是歪门邪道的压力,一面迅速建立起管理咨询的价值观和规范,并拿到了美国军队重组的订单。 去年年底到最近,从媒体报道的消息来看,今日头条,腾讯,互联网大公司们都在尝试进入知识付费。借由新技术的外衣,知识再一次回到了大众文化的中心地带,你也开始愿意为知识付费。 3 天卖了近 2 亿元。这是去年12月喜马拉雅FM第二届“123知识狂欢节”的销售业绩。靠写稿子贩卖生活方式的内容电商,卖一年广告才能挣这么多钱。其中,光是马东旗下米果文化制作的《好好说话》就卖了 5000 多万。这个数字几乎是 2018年“巴菲特午餐”价格的2倍。 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大综合的阶段,需要一个知识框架来应对碎片化的信息时代。为了解释清楚这个事儿,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花了四十多年,写了2本大部头的《知识社会史》。而正在风口浪尖的知识付费,又将如何在这个阶段,教会我们怎样烹煮知识? 新事物早期被质疑并不稀奇 你很难想象,美国透过商业重塑社会形态的过程中,成熟稳重的CEO背后都有个刚毕业不久的智囊团。他们二十出头,打扮得体,熟悉MBA的金科玉律,和商场拼杀几十年的高管们谈笑风生,仿佛商界的好莱坞明星。 提供裁员服务的咨询顾问 Pic / 《在云端 Up in the Air》剧照 不过,“你要知道,在三四十年代还从没有人听说过,管理咨询。很多年,人们都觉得这个东西好像有点歪门邪道的意思。他们会说,哦,效率专家。”麦肯锡咨询公司最初15名成员中某人的妻子记忆犹新。 在那时,很少有CEO会向外人敞开大门。除非是灾难性的商业事件,或是会计、工程、法律一类的专业问题需要帮助。公司的管理高层们更信任来自内部的战略专家,而不是一堆外人的指指点点。就像今天,那批认为知识付费是在交智商税的人们也会说,“不如自己多啃几本书。” 硬要从豆丁网开启付费阅读的2011年算起,知识付费也不过7岁。同样年轻的用户也质疑它挂羊头卖狗肉,兜售焦虑。的确。让写过《数学之美》的Google资深研究员吴军,讲如何在硅谷带娃,看上去像是“巴菲特的午餐”,只聊人生,不谈股票。这种做法噱头十足,却惹人怀疑知识的价值。 用户自己也在怀疑。那些见过凌晨3点北上广的年轻人实在太焦虑了,焦虑到,很快地为知识买单,又很快地认识到知识付费的“骗局”—— 你花几百块听上十几节语音课,JavaScript就能从入门到精通?那可是别人花了好几年时间才能熟练掌握的编程语言。 直到今天,管理咨询也没有完全摆脱这些质疑。比如咨询业只负责提建议,至于执行效果如何,他们也只能说“祝你好运”了。可组织结构复杂的大公司仍然依赖一个外部的视野。又或者需要一个为坏决策背锅的借口。 事实是,过去一百年间,麦肯锡为首的管理咨询公司们,已然成为全球商业世界里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那知识付费呢? 知识付费可能正在创造一个新行业 在怀疑的声音中前行,从传统行业的边界里突围,大多数新生事物都是这么长大的。媒体、出版、在线教育、咨询,知识付费在这些相对成熟的行业里探寻着新的商业模式。 2016年,在中文互联网世界,一批**着流量的科技公司完成了第一轮为信息付费的实验。这一年5月15日,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上线,是一个起点。随后,自媒体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推出“得到APP”,喜马拉雅FM创办知识付费节”123知识狂欢节” ,知乎上线知乎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