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头社区 首页
咔嚓一声,人人都是摄影师

  我的摄影发烧路

  我拍出的所谓作品,都是家门口拍的照片,基本都是家乡塔石的自然景色、风土人情。我从中学的时候开始接触摄影,慢慢从单纯喜欢相机走上摄影发烧路,这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外公的影响。

  外公的多才多艺对我影响很大,我从小跟外公一起生活,他让我明白“人的一生就是要快乐”。外公家四代行医,他原是黄埔军校49期学员,后来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医生。当时农村贫穷落后,广播都很少,外公会自己弄来配件组装收音机,在那时来说是很了不得的。素描也是外公的强项,他甚至可以通过给别人画肖像养活自己。外公70多岁了还坚持学英语,可以用非常优美的英文写论文,这些都让我十分佩服。

  我读初中的时候,外公给了我一个古老的照相机,真正接触摄影是学校初三拍毕业照的时候,我坚持要帮老师去洗照片,当时5分钱一张,我通宵洗。后来读高中,第一个暑假我就回家凑钱买了一只凤凰205相机,这在当时可谓是中国的莱卡,成像质量非常好。1994年金华首届文化节,我用凤凰205相机拍摄的作品获优秀奖后便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后因工作关系一直保持这个爱好,为邻居、朋友、家人拍点留影照自得其乐,期间还订阅了一些与摄影相关的报纸杂志进行学习。

  农村里拍第一代身份证的时候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会去看他们的用光、拍摄技巧。当时我在金华卫校读书,但跟塔石乡政府、派出所都有联系。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到乡派出所电话叫我回去拍身份证照片,我连忙从金华骑3个小时自行车回塔石,当时干劲十足,在自然光的状态下用凤凰205给村民拍照,之后送到金华县公安局检验,居然没有一张退票,这让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也对今后的摄影坚定了信心。

  赚了第一桶金后我又入手买了一部凤凰700,当时也算是国产里顶尖的机子了。之后我这两只相机一直用到2004年,期间虽然没出什么作品,只是用摄影养活这两只相机,赚取基本的花销。2000年,我看到身边的朋友陆续入手数码相机,自己也挡不住诱惑,终于在2004年入手了第一台数码,佳能400D,现在看来这台机器是比较差的,但我一直在用,其实只要能用出它所有功能,用好手中的武器,效果都是不错的。

  一个人学习摄影,往往从对器材的崇信和迷恋开始。在这个阶段里,发烧是持续的,器材是越贵越好,底片越大越好,功能越多越好。经过一番试用和琢磨,手中的机器变旧了,又迷信起其他品牌的相机来,买新的,又是这样一个过程。摸过几套相机之后,就觉得相机就是那么回事。开始觉得拍好照片还需要好的拍摄对象,于是去寻找题材,迷恋器材阶段是学习摄影技术的过程,而寻找题材的阶段,是用实战手段自我分析的过程。经过依赖器材和依赖题材两个阶段,一个人的摄影技术达到了“动力定型”的程度,而且找到了适合自己拍摄的题材,下一个阶段就要开始注重作品的思想。

  思想阶段是一个摄影人的攻坚阶段,一个摄影人能否成为一个摄影家,决定于此。从所有的摄影大师的作品里,我们都能看到一以贯之的思想的作用,这些思想与摄影的本体有关,与个人的表达欲望有关,同时与时代要求和社会状态有关。他们在摄影本体、个人表达和社会时代要求三者的结合点上找到一种属于他自己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融入日常摄影行动,坚持不懈,于是他们成为了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