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兴村 首页
新时代首次中央政法会,说了这些要紧事

你们在朋友圈晒雪的时候,我正在京西宾馆采访一年一度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想必紧盯时政新闻的小伙伴也注意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这次会议作出了重要指示。指示内容全面而深刻,拿到会议材料的时候,基于某种敏感我下意识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句话下面划了横线。

在总书记批示里划重点,并不是兴之所至,因为其中指示出了新时代国家法治的方向,值得仔细琢磨。增强安全感,这不难猜度,就是要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但“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更为主观的感受,生命财产安全了,也不一定就能有这种感受。那么该怎样理解呢?

之前曾有个网文说,我们半夜上街撸串的时候,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但是很多国家的人,半夜是不敢出门的。我们生活在最安全的国度里,但却往往意识不到。这是有数据支撑的,我国去年每10万人中发生命案0.81起,成为命案发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当新闻里推送某些国家又发生暴恐袭击时,你有没有意识到,我国已经好几年没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暴恐事件了。

当然数据还很多,去年我们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比2012年下降了51%以上,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下降43.8%。这次会议后,还召开了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通知中强调,这次专项行动要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和反腐败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大局稳定,被称为中国向世界展示的两大奇迹。这些成就凝聚着政法部门的拼搏和付出。

财产得不到保护的生命权,也难以谈及安全感。其实以往多次中央政法会议上,都谈到了产权保护。在中央专门出台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意见后,这次会议要求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企业主个人与企业、合法企业与犯罪组织、合法财产与犯罪所得、企业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严防财产处罚过宽过重现象。与纠正冤假错案相呼应,会议要求抓紧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据悉,最高法日前已启动对三起涉产权案件的重审,其中就包括争议巨大的“顾雏军案”。

与保护企业家合法产权相对应的,是打击经济犯罪。十九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防范风险,金融风险是当前最突出的重大风险之一。政法部门将与金融、财政、住建等部门配合,运用数据化资源和手段,深入摸排银行不良资产、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依法查处金融、财税、资本市场、社会民生等领域经济犯罪。联想到银监会等部门近期的频繁表态,不难想象,针对金融犯罪的打击不日即将公布。

那么获得感和幸福感呢?站在“十九大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央政法工作会议”这样一个维度上回望,一名多次采访政法会议的评论员难免感慨联翩。腐败分子落入法网,永远是最大的新闻话题。这五年来政法系统依法查处职务犯罪25万人,处理“微腐败”近10万人。

在周永康、周本顺、奚晓明等政法系统“大老虎”被关进笼子的同时,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陈满案等一桩桩积年冤错案件被平反。正义虽然迟到,但最终降临。为什么贪官伏法和冤狱昭雪的剧情,总是能收获掌声?因为人们从中获得了对古老价值观的重新确认,人们得以相信他们尊奉的东西是值得的。

这次会议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人民对于政法领域的要求有了新的判断,可以总结为“四个转变”。其中有一段表述让我印象深刻:人民不仅希望人身权、财产权不受侵犯,而且期待个人尊严、情感得到更多尊重。刚猛的政法会议上,“情感”被致以敬意,“人权司法保障”被以黑体重点标注。

作为一枚“公号狗”,我还注意到会议着重强调,新媒体时代,政法干警要善于以主动坦诚姿态与社会沟通,以开放包容心态面对新媒体,养成在新媒体监督下执法办案的习惯。这些细节意味着什么呢?法治不再是“我说你听”“管与被管”的单向关系、不再是冰冷条文的宣教。法治的权威就是为了在正义被伸张的同时,人心能够得到抚慰。幸福感,大概总是在这些温情脉脉的细节里怦然绽放。

公平正义的实现,根本上要靠体制,习近平总书记批示中一再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实行立案登记制、最高法院设巡回法庭,以及废止劳教制度,这些过去学界呼吁多年的制度改革,在这五年通通落地。

未来五年,司法体制改革仍将全面深化、进行到底。其中最重大的一项,就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推开后,各级政法机关与监察委的职能划转、人员转隶工作。在分组讨论上,我听权威人士透露,未来五年可能还将是公安体制深化改革的五年。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身份证异地受理申报等,都将加快落地步伐。新时代开启之后,法治建设将往哪里走,这是一个既宏大又具体的命题,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值得我们时刻注视。

(文/于永杰)

微信号:Talk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