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口镇 首页
永新南乡第一大村——龙源口泮中村

永新南乡第一大村——泮中


根是凝聚家族、民族的精神源泉和内核,祖籍故土是保家卫国的原动力。故将我所知的泮中村的渊源概况记录于此。

——题记


出永新县城,沿通向三湾和井冈山古城的320省道行走15公里余,至龙源口镇政府所在地墩上,分道过龙口镇政府旁的珍珠庙桥,往南约两华里有一村庄。村前耸立着大理石材质的牌坊——耕读坊,坊的正上方书“泮中村”。该村就是反映抗美援朝影片《打击侵略者》军长原型——牺牲在朝鲜的抗美援朝军长李湘的故里——泮中村。泮中村是永新南乡人口最多,村子最大的大村,因此有“出了南门盖(数)泮泞(中)”的说法。



  泮中村依地势座南朝北。从秋溪看泮泞,看不到屋顶,从正面看泮中又有雄踞之势;村庄的东边是万泉河,西面有龙源口江,这样的地势保证了泮中村生存水旱无忧,耕种旱涝保收。据传当初的选址人准备过宁冈去择基,在七溪岭望月亭歇脚时,立足望月亭边北眺,发现此处植物特别茂盛,三面群山簇拥,前有一山丘如屏风。进行实地考察后遂定居于此。


       泮中村肇基始于俞氏,后有李氏。取村名时为了两姓世代和谐相处,遂以地处畔湖有温泉的地域特征将“畔”字右边的“田”改为三点水的“泮”字,定名为“泮中”。      

      俞姓最后一人于1980年农历12月初六离世,现在除后来来的刘、袁、温极少数几户人家外都姓李。

       李氏受姓于黄帝,数代至唐朝李宪(字章武)任江西观察使,其后为江西派李氏,其中一支至吉水谷村再永新。江西派李氏尊称李宪父西平王李晟为一世,泮中开基祖耕读翁列序三十世。耕读翁于明朝(1436年)率儿孙从现在的才丰南珠迁徙泮中。



  耕读坊的西侧是学校,往里是广场,广场南边座落着三栋座南朝北的祠堂,中间祠堂挺出约两米,大门上方挂着书有“李氏祖祠”的匾牌,两边廊门连接东西祠堂门前路(原用鹅卵石编制,现为水泥路面),祖祠东边是长房祠堂,西边为二房祠堂。三座祠堂的前后错开含着长幼有序的“孝”文化。



  一个村庄的祖祠堂风貌蕴含着这个村的村风和文化底蕴。泮中李氏祖祠为三进式,后加一讲堂。祠堂大厅整洁干净,大厅正上方挂着一块牌匾,上书:耕读堂。两边有一副以耕读二字起头的镶字联,对联字义不深、却蕴含以“仁”为核的儒家思想;这副可视为村训的对联透射和沉积着泮中村的文化底蕴。


上联是“耕尧田忧水耕汤田忧旱耕方寸田水旱无忧”,下联是“读兵书惧凶读刑书惧残读道德书凶残不惧”。泮中人世世代代牢记祖辈训示,亦耕亦读,诚实做人,与人为善,民风淳朴。是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严打”这么严苛的运动,泮中虽村大人多,也没有一个违法被抓。



  长房祠堂大厅上方的牌匾有几个醒目大字“祖孙父子兄弟叔侄贡科进士 ” ,懂得我国科举制度的人对其中的内涵会产生敬仰之情。因为进士在科举考试中远胜于现在一般的清华、北大的录取,更何况仅长房一门就这么多人被皇上钦点为进士。今天泮中的文风依然很好。



泮中李氏至今保留祭祖的传统仪式 。祭祖仪式源于明朝奖励在朝为官的李俨,当时李俨禀告皇帝,请求移祭开基祖耕读,皇帝允许,属御祭。这一仪式一开始就体现尊长敬祖,并一直传下来(文革期间停了一段时间)。


仪式现为每年大年三十送开基祖夫妇(大幅画像)到大祠堂,再将历代祖辈的牌位请出,立于祖祠两边,家家户户大人带小孩吃年饭前到祠堂“下斋饭”;初一由另一支系迎接开基祖夫妇到他们支系,这一年就由这一支系的后人每天轮一户行敬(祭)祖之礼,必做的事项是 :早晨端送洗脸水洗脸,一日三餐“下斋饭”,保持油灯香火不息等等。这看起来是一种形式,但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尊祖孝长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蕴含中华传统的“孝”文化;以及对后代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以泮中村自古至今有不少孝敬长辈的佳话。



一个家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源远流长,不同凡响,其传统文化精神必有过人之处。比如四大文明古国唯中国延续下来,其因就是无论什么外来侵略都灭不了中华传统文化根植在华夏人心中的中华魂,中华民族总会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传统精神抗击外来侵略。


泮中村不是南乡来得最早的,却能成为永新南乡第一大村,除了自然地理因素,还取决于代代相传与积淀的家族传统文化培育的精神。泮中村牺牲在朝鲜的李湘体现出泮中人的忠,祭祖仪式的代代相传,年年进行蕴含了泮中人的孝,还有那忠厚传家,民风淳朴,无不得益于“耕尧田忧水耕汤田忧旱耕方寸田水旱无忧,读兵书惧凶读刑书惧残读道德书凶残不惧”的村训,因为里面蕴含着深厚的源于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