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湖村 首页
杂交榛子树的冻害及防治措施

1.榛子树冻害的表现及原因

榛树冻害一般表现为幼树1~2年生枝条,轻微冻害时,仅髓部变褐色;较重时,枝条干枯。多年生枝冻害,常表现树皮局部冻伤,冻伤部分皮层变褐色,其后,逐渐干枯。芽子受冻时,芽苞干裂、鳞片张开、芽干枯;雄花序受冻,花药变深褐色,雄花序不能正常开放。

榛子树冻害原因:影响榛树冻害发生的因素很复杂。从内因来说, 冻害与品种、树龄、生长势、当年枝条发育成熟度及越冬锻炼情况密切相关。从外因来说,则与地理位置、土壤地势及当年的气象因子等均有很大影响。

榛子因种类、品种不同,抗寒力差别很大。欧洲榛抗寒力差,休眠期只能耐-4~-6度低温,杂交榛子则能耐-35度的低温。欧洲榛芽鳞片少且松散,芽子易冻,杂交榛子的芽鳞片多,而且包的紧,芽子不易受冻。枝条成熟度强的、营养物质积累多的则抗寒性强;反之,枝条成熟度差,不充实,营养物质积累的少,则抗寒力弱,易受冻害。树势强壮的榛树较生长势弱的抗寒力强。气象条件是造成冻害的直接因素,持续低温,土壤干旱及空气干燥等会加重冻害。阳面枝干较阴面枝干冻害重。有雪覆盖的榛园榛树更有利于越冬。冬季气温高,可明显地减轻榛树冻害。

2.防止榛子树冻害的主要措施

(1)选用抗寒品种 这是防冻害最根本而有效的措施和重要途径。如辽榛3号(84-226)、平欧110号(82-11)、达维(84-254)、玉坠(84-310)、薄壳红(82-4)等品种,休眠期可耐-35度左右低温。

(2)因地制宜,适地栽培 如欧洲榛适宜在北纬32~36之间的黄河-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达到13~16度地区栽培。而杂交榛子可在年平均温度6.5度以南至黄河流域(北纬46~32)地区栽培。

(3)加强年周期的综合管理技术,对提高其抗寒力具有重要作用 如春季加强氮素和水分的供应,促进前期旺盛生长,使枝条生长健壮;后期应及时控制氮肥和水分,增施磷、钾肥和夏季修剪,促使新梢及时停止生长,使之充分成熟、积累养分,接受锻炼,及时进入休眠,提髙抗寒力,特别是幼树尤为重要。

(4)加强树体越冬保护 榛树定植后每年要在土壤结冻前对树干基部培土,髙度为20~30厘米。另外,设风障、包草、涂白等均有一定效果。

来源: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