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许各庄村 首页
世界艾滋病日 让爱更健康!

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英文主题是Right to Health)

谈起艾滋病,人们闻之色变,觉得“艾滋病”三个字都污染了他们的耳朵。可见人们对于艾滋病的误解很多、很深。

其实,我们只有了解它,才能够战胜它!

艾滋病是一种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而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主要的攻击目标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大量T淋巴细胞被破坏后人体的免疫功能会丧失,接着各种疾病找上身,甚至包括恶性肿瘤,所以艾滋病的致死原因就是免疫力低下导致的各种并发症,从而造成其死亡率较高,危害性极大。HIV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很长,平均下来大概8~9年,在确诊艾滋病之前,一切都如同正常人一般生活着。

误解一、日常接触到艾滋病患者会被感染,艾滋病等同于“性关系混乱”、“吸毒” 、“行为不端”。

艾滋病有三大传播途径:①血液传播(不小心输入被艾滋病毒污染的血液、共用被艾滋病毒污染的针头、针具或其他锐器等);②母婴传播;③性传播(各种不做保护措施的性行为等)。

许多人歧视艾滋病患者,在他们眼里,艾滋病患者都是由于性关系混乱、吸毒等原因才染病的,其实不然,在临床上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都是很无辜的,因为输血及血制品、或者母婴传播、或者注射途径感染了HIV病毒,并不都是吸毒或者性关系混乱。而且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接触传染机会很少,拥抱、握手和亲吻都不会传染HIV病毒。

另外,HIV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是两回事,HIV病毒携带者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即使病毒发作成为艾滋病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也能长期控制病情。所以不管是HIV病毒携带者也好,艾滋病患者也罢,都不该受到令人痛不欲生的歧视。

误解二、如果感染了HIV病毒,就会在感染的早期有一系列的类似感冒的症状。

感染了HIV是不可以从症状上去监测,根据网上查到的艾滋病的早期症状来对号入座非常不靠谱,判断有没有感染HIV必须通过专门的检测。

艾滋病应该受到重视,但是媒体如果过分的强调所谓的“早期症状”会让大众对艾滋病的感染过程造成误解,还会给大众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误解三、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是不会感染HIV病毒的。

至今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安全套可以百分之百的阻断艾滋病的传播,但只要做到全程、坚持、正确使用,对于防御HIV病毒还是有效的,毕竟是“安全套”嘛。

最权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文章提到,使用套套之后,预防艾滋病的效果可以达到80%~90%。

误解四、艾滋病患者之间的性行为不需要进行保护措施。

HIV病毒的类型多,而且种类之间千差万别、变异情况复杂,就算同是感染了HIV病毒的两个人,也无法保证是同一背景的。如果病毒交叉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误解五、艾滋病无药可医,如果感染了也就只有死路一条。

这种想法大错特错。2010年3月28日,国际权威医学学术刊物《柳叶刀》刊登学术报告说,在针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鸡尾酒疗法”并辅以抗生素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在一定时间内的死亡率。目前世界上仅有一个感染HIV病毒的患者被成功治愈,就是“柏林病例”蒂莫西·雷·布朗(Timothy Ray Brown)。但是哪种方案治好了他的HIV病毒,目前没有人能确切说明。

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在于控制HIV病毒,抑制其在体内扩张,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通过合理治疗,感染者可以像普通人那样生活。面对艾滋病,积极地接受治疗才是正确的方法。

误解六、蚊子能传染艾滋病。

一定条件下蚊子的叮咬会可能传播一些疾病,比如如中华按蚊会传播疟疾。有资料表明蚊虫叮咬人体后,喙上所带血量里的病毒不足以导致其他人体感染HIV,而且HIV病毒脱离人体后会很快狗带,高温中活不过3分钟。所以还有其他一些说法,比如什么艾滋病患者拿针扎人、制作带病毒的食物、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浴池、马桶会被传染等等都是无稽之谈。

艾滋病是全人类的敌人,希望大家都能抛弃对艾滋病的偏见,即使感染了艾滋病,也是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

编辑:LiAo

转自:腾讯大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