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塘社区 首页
小秸秆成了农民增收的“香饽饽” 利用率达80%以上

 11月17日讯 “没想到过去我们想尽办法要烧掉的秸秆,如今却变废为宝,靠着玉米秸秆喂牛每月能节省200元,我养的220头肉牛靠秸秆一年能省40多万元。”近日,记者在锦州市黑山县大兴乡采访时,英伟养牛专业合作社养牛大户战英对利用秸秆的好处连连称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我们深受鼓舞,合作社全体社员都在努力将秸秆产业快速做大、做强,为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尽自己的力量。”黑山县常兴镇秸秆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晓秋激动地说。

  黑山县作为农业大县,秸秆每年可收集量达154.1万吨。近年来,黑山县围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突出问题,在如何将秸秆变废为宝上下功夫,着力探索构建农业废弃物再利用的有效模式,特别是针对当前农村秋后秸秆再利用的实际问题,通过秸秆还田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严控秸秆露天焚烧五大模式,使得昔日让人劳心费力的秸秆变成了创收的“香饽饽”。

  王晓秋算了一笔账,她的秸秆专业合作社今年消化了7000吨秸秆,生产出了同等重量的固化颗粒,用于代替煤炭为供暖提供燃料,每吨固化颗粒的价格在700元左右。“靠着秸秆再利用,今年我们合作社的产值达到了500余万元。”王晓秋高兴地说,下一步她还打算扩大合作社的生产规模,提高秸秆利用率。

  在段家乡大营盘村,一排排打捆后的秸秆整齐地摆放在地里,等待运送到黑山国能生物发电厂。以前,村里的秸秆无处堆放,不烧又影响下个季节的播种,村民每年都会为秸秆发愁。如今村里有了秸秆打包机,不仅提升了秸秆清理速度,打包的秸秆送往发电厂还能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段家乡农民运送废弃秸秆的热情高涨。黑山县国能生物发电厂负责人介绍,生物发电厂项目投资达5.4亿元,每年可消耗秸秆10万吨以上。“一吨秸秆焚烧后可发550度至660度电,在锅炉里充分燃烧后,还不会产生碳、硫化物排放,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万吨。”发电厂负责人说。

  秸秆利用不仅让企业有了利润,农民也跟着受益。黑山县河西村13名留守老人组成了秸秆加工生产队,这个平均年龄60岁的生产队利用秸秆编织草帘子,每天可编织2200平方米,按照每平方米4.5元的价格计算,他们一天创造的产值就达9900元。“扣除成本,每人每天能挣500多元,比外出打工挣得都多。现在我们愁的是秸秆不够用!”生产队的张俊香老人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同时强调,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不是一味“禁烧”,而是给秸秆“找出路”,这是黑山县解决秸秆问题的方式。“到2017年底,黑山县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达到80%以上。全县正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上下联动可复制推广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和收储运体系,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和重点企业,实现秸秆变废为宝,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建立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解决秋冬季大气污染问题,打赢蓝天保卫战。”黑山县农发局局长李宝岩说。

  来自: 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