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抓住了年轻人(的心),就抓住了戏曲的未来。”10月26日晚上,在安徽大剧院场外侧走廊上,省黄梅剧院院长蒋建国如是告诉合肥在线记者。而此时,大剧院场内,新视觉黄梅戏《龙女》演出正进入高潮,观众席上,掌声一波接着一波。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年轻观众的身影。
黄梅戏《龙女》复排首演 新视觉带来惊艳效果
新视觉黄梅戏《龙女》10月26日晚首演
老戏新唱:年轻人担纲
经典剧目的特色在于常演常新,时隔三十四年,黄梅戏《龙女》复排,用新视觉技术融合经典,给广大戏迷朋友们带来最新的感官体验。而演员阵容全部是省黄梅剧院的优秀年轻演员。
蒋建国表示,这么多年以来,把《龙女》再次搬上黄梅戏舞台,目的之一就是给年轻演员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新戏从不成熟到成熟,需要一个过程。而对年轻演员来说,有传统经典剧目复排,给他们锻炼,也是促进他们成长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黄梅戏《龙女》是在安徽省黄梅剧院创作历史上,留下深刻记忆的一部传统经典剧目,上世纪八十年代马兰、黄新德、吴亚玲、张辉等一批艺术家都曾演绎过,他们竖立起了很高的艺术形象,形成广泛的影响,最后这部戏还被拍成了电影。
“我对他们(年轻演员)今晚的表现,基本感到满意。”蒋建国说。
黄梅戏《龙女》复排首演 新视觉带来惊艳效果
年轻人台上演得有声有色
炫目效果:新视觉添彩
新视觉黄梅戏《龙女》首演中,炫目的舞台效果、年轻演员熟练的技艺、黄梅戏特有的优美唱腔……这一切营造出惊艳的效果。台下掌声不断,好评如潮。
然而,精益求精的蒋建国却告诉记者,一台戏,哪怕是在原有基础上复排的,也要经过长期的打磨才行。显然,当晚首演的《龙女》,在他看来,还有需要提升的地方。
经典在前,前辈艺术形象在前,复排后的《龙女》如何超越?蒋健国表示,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一些创新。“在此方面,省黄梅剧院已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从3D全新黄梅戏《牛郎织女》,到新视觉《天仙配》、《女驸马》,都按照着这个思路实践的。”
演出中,龙宫、水下场景等影视剧中的一些神话技法,在黄梅戏舞台上栩栩如生呈现出来。不过,这些都是为黄梅戏艺术表现服务的,“所以,我们对新视觉技术的使用,拿捏的十分有分寸,不会喧宾夺主。”蒋建国说。
黄梅戏《龙女》复排首演 新视觉带来惊艳效果
新视觉效果为传统戏曲添彩
市场反响:年轻观众回归
传统剧目在今天要赋予新的内容、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因此,在舞美呈现上怎么能更加的美、更加的绚、怎么能贴近年轻人的欣赏习惯,就是省黄梅剧院一直在探索的内容。
“怎么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一直在思考,在尝试。”蒋建国说,党的十九大提到文化自信,如何加快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力的转化,也讲到新的发展。而新视觉黄梅戏《龙女》正是这种精神落地的一种尝试。
随着《龙女》演出的进行,此次“黄梅飘香”演出季也进入尾声,全部演出将于28日结束。
黄梅戏《龙女》复排首演 新视觉带来惊艳效果
今年该项演出观众的反响,让蒋建国感到振奋,他说,到现在,今年“黄梅飘香”演出季已经演出9场,在这些已经进行的演出中,他们感受到了观众的热情,感受到黄梅戏的市场。“以前讲戏曲观众,老年人偏多,而现在已经发生变化,有相当一部分年轻观众走进了剧院来看戏。”蒋建国最后说道。
小编感受:黄梅戏是安徽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一直被传承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