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非洲蔬菜种类稀少且十分贵重,绿叶菜简直看不到。这儿除了西餐厅就是面包房,千辛万苦找到一家我国饭馆,点一盘白菜,竟然要相当于60元人民币。原因是当地人产不出青菜,这些白菜都要从欧洲空运过来。
非洲绝大多数都是从未有人开垦过的盐碱地。不合适种菜、当地人也不知道怎么种蔬菜。可是,勤劳的中国人却知道怎么改造土地,让改造过的土地合适栽培蔬菜。
在这片杂草丛生的盐碱地,雇佣非洲人除草开荒,挖沟开渠,又翻耕清洗土壤,改进酸碱度,通过几年的开垦播种,硬是把一片无人问津的盐碱地改造成适合种植的良田。
非洲小伙马哈拉比感触颇深:“他们非常厉害,莫桑人出产一吨,他们出产两吨三吨。工作效率要高很多,每天上班,不论累不累。”当地人的收入每天1300西非法郎(约13块人民币)。我国农场给每天薪酬1800西法,大工2400西法,还管一日三顿饭。一周发一次薪酬,而很多当地人在发完薪酬,常常两三天看不见人,等到他们再回农场的时候肯定是钱花完了。
通过近半年的种类适应性试验,38个农作物种类试种成功率达到了98%以上。现在玉米、小米、黄豆、马铃薯、红薯等各类农作物长势迅猛。叶菜类生长也都非常旺盛,半年时间就收获了三批。
一些当地的菜贩子亲自赶到农场选择蔬菜 ,看到这些蔬菜的长势,他们都感到非常吃惊。
从我国海南引进过来的空心菜,在露天采用高垄直播,通过精心的管理,空心菜长势喜人,已收获两批。瓜菜试验也频传捷报,付出的汗水终于收获喜悦。
周边的一些当地居民都争着要来农场学习种菜技能,中国人也丝毫不小气,直接赠送禾苗让他们回去试种,不懂能够过来免费供给种植技术指导。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严厉按照中国人田间管理技术来管理,决不能偷懒管理不善造成禾苗死亡,如果死亡下次就不会赠送了。
这是从我国引入的水稻种类‘丝苗’。这个种类在这里的长势非常好,单产亩产1300斤没问题,产量还略高于国内。中国人在这里推广的小型机械化收割,引起了整个村子围观,都排着长队来观看收割成果。
而且由于这儿昼夜温差比较大,和国内气温不一样,所以产出来的稻米比国内口感要好。收割的稻谷现场称重,亩产高达1363.56斤,能有这种收获是国人不懈努力换来的成果。
来源:小丽幽默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