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楼 首页
金砖峰会最后才会面!北京狠抽莫迪

导读:印度总理莫迪在结束边境对峙后来华出席峰会,中国领导人安排在峰会最后时刻见面,这意味着什么?

  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9月5日进入最后一天。印度外交部官员称,印度总理莫迪当天中午12时30分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正式会谈。这将是莫迪在对缅甸进行访问前的最后一项外事安排。据悉,此次会谈大概30分钟,不过,印方希望会谈的时间可以更长一些。

莫迪出席金砖峰会

  根据中国外交部官网的消息,习近平已经与巴西总统特梅尔、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南非总统祖马举行了会谈。除了这三位金砖国家领导人之外,习近平还会见了泰国总理巴育和墨西哥总统培尼亚。

  按照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的惯例,主办国会与金砖国家其他领导人举行会晤,习近平与莫迪的安排也基本沿袭了这一思路。但中方将两国领导人的会晤安排在峰会最后一刻,这意味着什么?难道真的是怠慢之意?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中国的这种冷落很容易让外界联想到中印刚刚结束的边境对峙。虽然双方最终以和平方式解决,但我们回过头来再想一下:印度为何要挑在中国举办重要外交活动的情况下选择对抗?如果不是金砖国家峰会即将在中国举行,印度还能撤军吗?印度出其不意之举到现在仍留有疑问,中国如何能忍下这种冒犯而厚待莫迪?

从本次峰会来看,中国今年3月提出了扩容金砖的提议,但最终这一提议无果而终,据悉,这是因为受到了印度等国的阻挠。且不论印度阻拦的原因,就从印度的这种不配合姿态来看,中国在日后的金砖框架下的提议很可能也将面临这种困境。

中国需要与印度的合作,但印度似乎走向了逢中国提议就要反对一番的道路。对此,北京想必也是心知肚明的,中国领导人是要见莫迪,但如何见就取决于中国。中国有必要让印度知道自己的态度,在对手面前,中国有必要杀一杀对方的势头。

  印度军队刚刚结束与中国的边境对峙,印度总理莫迪就来华出席金砖峰会,世界上就不免出现了两个莫迪:一个是野心勃勃挑战中国的莫迪,一个是同中国握手言欢的莫迪,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呢?

莫迪与我国高层握手

  国际关系历来波诡云谲、翻云覆雨,与此相对应,国际政治人物也变脸比翻书还快,大多时候他们都在干着桌面上握手、桌底下脚踹甚至桶刀子的勾当,这是人们对于国际政治的一条基本经验。

  当代的国际政治是不是还是这样呢?

现在恐怕也依然是这样,最新最近的一个典型,就是印度总理莫迪。

  就在前几天,莫迪还在对中国捅刀子。具体事例就是印度武装力量野蛮侵入了中国的领土,赖在那里达两个月之久。笔者相信,在印度做出这一决策、下达侵犯中国命令的,只能是莫迪,除他之外,别人没有这个权利,也不敢做这样的决定。

同样还是这个莫迪,现在又大摇大摆到中国来了,参加在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会议,成为重要嘉宾,高居宝座、共襄盛会,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估计此时此刻的莫迪将变换一副面孔,不但言笑晏晏,还要大讲什么中印友好、合作共赢之类的陈词滥调,俨然一副中国友人的模样。

  这样一来,世界上就不免出现了两个莫迪:一个是野心勃勃挑战中国的莫迪,一个是同中国握手言欢的莫迪,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呢?

国际政治就是这样假假真真、真真假假

  这大概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国际政治就是这样假假真真、真真假假,当代世界所有国家,当今社会所有政客,他们一切关于国际政治道貌岸然的战略学说,不是就是上述这种真假掉包逻辑的变种而已。

这说明,试图做莫迪的工作,指望靠拉关系、套近乎改变这位印度总理的战略本性,根本就是痴心妄想。任何国际政治精英们都不过是现代国际关系的产物,现代国际关系基本特性塑造了他们的战略本性,中国不要指望可以通过某种办法使其改性变善,这根本没有可能。对莫迪是这样,对特朗普、安倍等一切国际政治人物都是这样。

  在这种情况下,对印度做怎样基本的战略判断,就成为考验当代中国战略智慧的大问题。有人说,印度是中国的战略伙伴,对中国没有野心,想寻求同中国的合作,不搞对抗,因此中国应该拉拢印度,搞好同印度的关系;也有人说,印度野心勃勃,同中国对抗是其称霸南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应对印度应该严加防范,并利用综合战略手段尽可能地将其削弱。如此不同的两种意见,关乎印度是敌是友的战略定位。

莫迪

  客观地说,这的确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在当今世界的战略框架下,对中国而言,印度究竟是敌是友,抑或亦敌亦友、非敌非友,在莫迪又成中国之座上贵宾的时候,国人恐怕是更加地费思量、自难忘了。

  如今最尴尬的应该是莫迪。作为等值交换的筹码,他不得不来到鹭岛捧场。笔者认为,等待这个印度强人的很可能是一场尬聊,也可能是数场。而在他身后,印度国内对此次突然结束的危机也充满了争论。

印军撤走

  印方研究人员认为,这次紧张局势的缓解令莫迪当局感到满意。印方在对国内的宣传表明,对手撤走了推土机等筑路设备。这次持续73天的争端,直接消耗了最适宜筑路的天气。印方达到了"恢复现状"的目的。

  新德里的战略分析家也兴高采烈地指出:印度以往容易惊慌失措,但这回第一次在危机中表现出定力,并且成功地建立了缓冲区。简而言之,就是打赢了这一仗,印度赢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