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里村 首页
探寻运河文化

传承运河文化 建设美丽家园

——清河油坊村走访记

 清河油坊码头地标。闫秀真 摄

长城网8月9日讯(记者 尹义坤 通讯员 闫秀真 宋红雷)“古树高低屋,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村内商贾集”。走进大运河畔的古村落、清河县油坊村,站在运河大堤上举目远眺,昔日繁华的运河码头景象仿佛在眼前浮现:大河奔流,千帆竞渡,好不繁华……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不仅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船只,而且对沿线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等起了巨大作用。据油坊镇北王庄《王氏家谱》记载,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王守中、王充德、王明德从山东寿光县大王庄迁居广平府清河县王家庄(今油坊镇北王庄)。王充德在村南开设油坊榨油为生,再后李姓迁此定居,发展成村,油坊遂成村名。明朝中期后,随着卫运河航运的发展,油坊因其位置处于水陆要道,商贾云集而称为油坊集。清朝中期油坊集改称油坊镇,成为清河商埠重镇。据油坊镇年逾七旬的王姓老者回忆,家中老人口耳相传,在明代至民国初年,油坊码头车来船往,商贾云集,白天桅帆不绝,夜间渔火闪烁,运输十分繁忙,密密麻麻的帆船把煤炭、食盐、粮食、百货日杂等货物运到这里,然后再运往其他地方,油坊码头成为当时大运河上较有名气的水陆码头,物资集散交流中心,是河北清河、威县、南宫、故城及山东高唐、夏津、武城等地的商品集散地。也正因此,油坊村发展很快,据记载到民国初期已有人口3000多人。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当年流转货物的码头日渐凋敝。为保护和展示运河文化遗产,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的维修方案, 2014年8月,油坊码头维修保护展示工程开工,经过修缮,原有的码头和险工逐步被还原出来。下一阶段,将处理好保护展示与河道功能的关系,通过修缮保护、水系景观的打造,昔日“白天桨声帆影、夜晚渔火闪闪”的“御河远帆”美景将再重现。

从油坊村穿行而过,走上运河大堤,我们看到这里有6个码头及12道险工,主要功能为运输及防洪。码头及险工主要由青砖砌筑,分布于油坊村东部,运河西岸,因是随河岸而建,略呈南北走向,全长933.8米,高10.2米至3.2米。因管理单位对该段堤防的保养维护,油坊码头现存基本完好。每个码头的通道原以木闸板启闭以方便搬运货物,现为防洪需要,均用红机砖封砌,成为堤防的一部分。险工仍在用,成为运河西岸护岸工程。险工主体基本无险情,个别部位有裂缝及酥碱现象。

油坊村史馆的古船。闫秀真 摄

近年来,依靠着古运河,油坊村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将本地历史文化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深挖码头文化、运河文化,努力建设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运河美丽乡村古村落。建起了油坊村史馆,馆内既收藏了乡贤名人的资料,也摆满了一件件见证运河岸边生活的老物件,映衬着村子的历史和沧桑变迁。走进村史馆,映入眼帘的便是运河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帆船,正是这一片片小舟,一艘艘帆船给运河带来繁荣。一幅“旧友相逢对榻论文过夜半,新朋共乐携尊赏月到更阑”门联引起记者注意,村史馆工作人员宋荣庭告诉记者,当时油坊姓氏分布是“南王北宋东街李”,他是宋家人,这是他爷爷留下的东西,已存了几百年了。“这是清河第一个村史馆,建设村史馆就是为了让更多的青年铭记历史,激发青年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同时将本村独特乡村风情、人文故事展现给大家,留住人文精神,留住乡愁。

油坊村史馆收藏的旧门联。闫秀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