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村 首页
澄迈一大学毕业生15年来坚持当新型职业农民

澄迈一大学毕业生15年来坚持从事种植业当新型职业农民


王娟:与土地打交道是件幸福的事

王娟(左)在察看水果生长情况。海南日报记者 程范淦 摄

创业故事

-见习记者陈卓斌

特约记者陈超 通讯员宋祥达

从225国道转入澄迈县福山镇土南村,滚滚车轮碾过一段约10公里的土路,就来到一个生机勃勃的精致农场:潺潺流水旁生长着100余亩三红蜜柚、30亩福橙,以及少许火龙果、百香果等。今天上午,澄迈县中兴镇龙坤村的王娟正奔走其中,忙着侍弄着这些可口的生财“宝贝”。

“三红蜜柚具有果皮、果肉、果囊‘三红’的特征,虽然这个品种甜度高、果香浓、个头大,但要种植3年才能达到初产期,5至6年后才可达到盛产期。所以我选择种植火龙果等短期经济作物,希望以短养长。”王娟告诉记者,自2002年从原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现并入海南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着和土地有关的行当,在积累了近10年的种植经验后,她便开始离职创业。

“多年的园艺技术员工作,让我在创业时首先选择种植孔雀草、长春花等年销花,以及小叶榕、桂花树等绿化苗木,这帮助我挖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王娟说。2013年,她赶赴蜜柚产业发达的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取经,见识了昆仑蜜柚中的最新品种——三红蜜柚。这让她眼前一亮。

当时,与普通农户不同,揣着辛苦攒下的30万元启动资金,王娟并没有跟风种植海南引入的柠檬品种“北京一号”,而是走访各地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

她发现,当时海口市琼山区已种植有大量“北京一号”柠檬,市场正趋于饱和。而福建产出的三红蜜柚约有20%至30%出口国外,且有大量果品销往东北、西北,市场火爆、供不应求,在海南,种植三红蜜柚者并不多。几番思量对比后,王娟下定决心,于2014年开始租地种植三红蜜柚。

对于自己种植的果品,王娟信心满满,“澄迈独特的气温和纬度优势,让我所种植的三红蜜柚能够比福建的果品早一个月上市,可以靠打‘时间差’赢得市场。”但王娟也坦言,在种植过程中她了解到,三红蜜柚要达到最佳品质,必须使用豆饼、鱼肥作为肥料,这使得她的资金流转面临着很大压力。

王娟说,等这批三红蜜柚达到初产期后,按总亩产4万斤计算,自己可获得六七十万元收益,“待到盛产期后,亩产量还将翻至4倍以上。”未来,她计划将园区打造成鱼、鸭、果混种混养的观光农业基地,为游客们认领果树、采购果品提供方便。

炎炎烈日下,一边采摘着果品,王娟一边笑称自己的种植路“还算顺风顺水”。但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够迅速地掌握技术、看准市场,和自己多年攒下的经验,以及不断向老师、同行请教是分不开的,“同时,我也很喜欢和土地打交道,能够看着一株植物从小苗成长至挂果枝头,着实是一件幸福的事。”

(海南日报金江7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