渼陂村 首页
荣昌推出订单农业 农民收入翻番
  重庆商报讯 昨日记者从荣昌区获悉,该区清流镇今年初推出订单式农业,通过“公司+农户+保底价”的发展模式,让当地农户种植收获农产品后不再为卖不出去而发愁。通过半年的运作,让当地农户收入翻一番。

    引入公司订单化运作

    农民不再担心市场风险

    据了解,玉米种植是该镇农户的传统,而玉米的价格要靠市场决定,波幅不定,农户收入很难稳定。为了让农户特别是脱贫巩固户和贫困户稳定增收,清流镇引进了一家农业公司,通过签订保底价合同,鼓励大家种植糯玉米,在全镇发展了1000亩订单玉米。

    “该公司不仅提供种植技术,还统一采购种子、化肥等物资,并先垫付费用,等玉米收获后再扣除。玉米价格对农民来说也非常有利。”该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说,当玉米市场价格低于保底价时,公司按照保底价收购;当玉米市场价格高于保底价时,公司按照市场价收购。为了让大家真正吃上“定心丸”,镇政府还让公司交了一笔保证金。农户只需按照公司要求种植就可以了,不用担心市场风险。

    一亩地收入翻一番

    脱贫种植户收入大增

    该镇马草村5社的隆有红家庭贫困,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母亲残疾,父亲多病,33岁的他必须在家照顾家人,无法外出打工。全家人就守着几亩地过日子,生活确实困难。

    隆有红告诉记者,“玉米种子、化肥等都是公司送到家里来的,而且费用公司先垫资,关键是玉米价格有保障。”为了脱贫,在镇干部的帮助下,他今年还接手亲朋好友的地,共种了12亩糯玉米。

    隆有红介绍,以前他种植普通的黄玉米,一亩只能收获干玉米800多斤,每斤价格一般就1元的样子,一亩地最多能卖1000元。现在种植糯玉米,是连外壳一起卖的湿玉米,一亩地能产3000斤,公司给的保底价是0.75元,一亩地能卖2000元,比过去翻了一番。他的12亩地能卖2万多元。

    像隆有红这样为了脱贫或脱贫巩固的种植户还有很多。据统计,全镇有187户种植了订单玉米。

    种植大户改种糯玉米

    卖了玉米还卖玉米秆

    永兴寺村的罗道华是当地的种植大户,常年种植规模在100亩左右。当初开动员会时,他是全镇大户中第一个响应的,今年他将100余亩地全部改种为订单糯玉米。

    “今年种的玉米不仅产值比往年要翻一番,而且收获后的青玉米秆比起往年的干玉米秆,还可以饲养肉牛。”罗道华介绍,往年收了干玉米之后的玉米秆比较干,牛基本上不吃,也没什么价值。现在是青玉米秆,肉牛比较喜欢吃,而且营养高,这样他养殖的100头牛就不用愁青饲料了。这样就将减少一笔饲养牛的成本,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罗道华说,一亩地能产2000斤青秆,不仅够他的牛短期吃,他还打算将多余的青秆加工储存,这样就够肉牛吃全年了。

    此外,他还打算收集散户玉米秆加工外卖,这样不仅增加农户的收入,他也可以实现增收。目前加工设备已预订,将在玉米收获前建好加工厂。

    在新的政策下,全镇有5户种植大户也相继改种订单糯玉米。

    清流镇有关负责人表示,订单农业不仅价格有保障,而且种植技术有保障,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下一步该镇将在订单玉米的基础上发展订单中药材,将玉米与中药材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也增加农民的收入。

来源: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