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城镇 首页
睢宁云牌舞的起源与传承

 继睢宁落子舞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工程项目之后,睢宁云牌舞又被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办公室上报为第二批“申遗”项目。半年来,通过市、县两级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员多次深入民间调查走访,广泛寻找艺人线索,深度挖掘历史记忆,反复查证历史记载,并结合逻辑推理,分析论证,终于对睢宁云牌舞的起源与传承有了较为明晰的结论。


  根据民间老艺人的记忆和《古邳镇志》、《睢宁县志》记载,古邳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古老的佛教文化和各种民间舞蹈曲艺文化极为丰富,历史上下邳的“竹马舞”、“落子舞”、“踩高跷”、“扇子舞”等,在明清时期就闻名中原地区。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大帝南巡至下邳,当时邳地在遭受强烈的地震后,又连年遭受黄河多次决口的水灾,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活十分艰难。为使邳地人民的灾情及时上奏皇帝,下邳州人陈肇宪巧借地方民间“扇子舞”的表演形式,组织10多名童男童女,将扇子道具放大成彩云朵朵的云牌,在舞动有序的表演中巧妙打出“天灾无情人有情”的字样,以示欢迎康熙大帝亲临民间查看灾情,随之逞交奏折。康熙帝观后,即命江苏抚臣洪之杰率州牧孙居再度调查复奏,结果很快获旨免去邳人20年所欠租赋银粮。从此,下邳州的云牌舞很快轰动中原以东地区,并不断得到有序传承发展,以至成为今日的睢宁云牌舞。


  传统云牌舞由8人表演,其道具云牌是由竹蔑编制、外部装表彩云图案而成,高两尺,宽一尺。每个演员手持两块,表演时通过不断变换队形,不断表现出天空中云彩飘动的变化,由浮云到接云到挫云到乌云再到卷云、蹲云等,最后叠成“巧云”,最终出现突出主题内容的“天下太平”等字样,以此表现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的心情。


  云牌舞在清康熙至清末年间,主要由下邳人陈氏家族创造并不断传承发展;清末至民国初期,又扩大到邳地张氏家族创新发展并有序传承发展。其表演范围一是在每年逢下邳羊山庙会期间,在下邳城连续上演7~10天,既给一年一度的大型庙会增添了隆重气氛,也使前来烧香拜佛和赶会观光的远方客人一饱眼福;二是在春节前后,到周边地区巡回演出,以示人民庆贺丰收,祝愿新年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的喜悦心情。日本鬼子入侵中国后,下邳羊山寺庙被毁,随之云牌舞也被遗忘。


  直到1956年,在全国大兴民族民间歌舞竞赛中,下邳州一位60多岁的张氏老艺人,也是张家连续四代热爱表演云牌舞的末代传人,把收藏在房梁上已有80年历史的云牌舞道具,无私奉献给睢宁县文化馆,并讲明其来历又亲自传授云牌舞表演技艺。当时县文化馆从睢城小学抽调家住睢城、才艺突出的荀玉茹、邱述华、杨美华、张振侠等8名学生,迅速进行复创排,随后参加省、市级民歌民舞大赛,均获一等奖,一时轰动了徐州和南京市。1957年3月,睢宁云牌舞又代表江苏省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与落子舞同台演出,周恩来等老一辈中央领导观后给予高度赞扬并与演员合影留念。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全国学习小靳庄繁荣农村文艺运动中,由沙集中学音乐老师张朝恩组织学生复创排云牌舞,在省、市演出后,再次受到广大观众拍手叫绝。睢宁云牌舞现仍在睢宁东部地区有序传承发展。

睢宁云牌舞是徐州东南故黄河两岸一带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据《古邳镇志》、《睢宁县志》等资料记载,睢宁云牌舞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89年(康熙28年)康熙帝南巡至下邳,当时邳地因自1668年遭受8.5级大地震之后,又连年遭受黄河多次决口泛滥的水灾,加之赋税一直没有减少,人民生活十分艰难困苦。邳州人陈肇宪为拦道上疏灾情,组织了十多名女童以表演民间云牌舞的形式,巧妙打出“水患无情皇上有情”的字样。康熙大帝观后,迅速责承江苏抚臣洪之杰率州牧孙居再度调查复奏,结果获旨免去邳人二十年所欠租赋银粮。从此,下邳云牌舞轰动中原地区,后随世代有序传承,又改称睢宁云牌舞。

传统云牌舞是由地方扇子舞演变而来。初创时由8­—16位女童手拿云牌,通过舞动有序,不断地变化队型,以表现秋天的夜晚明月上升、云彩飘动的情景,再将不同的云图组成吉祥文字,突出舞蹈主题。起初,天空中出现浮云、淌云、穿花云、接云、挫云。一忽儿天气变化,乌云满天,由乌云到风云,由风云到浮云,由浮云到卷云,由卷云到雨云,继而转入暴风骤雨。不多时,雨后天晴,由小磨云到大磨云,蹲云到巧云,以致叠成“天下太平”四字。它主要是反映劳动人民在秋天夜晚看巧云,渴望“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的心情。

云牌舞自起源以来,一直在睢宁地区世代有序传承。清代至解放前,主要以自娱自乐为主,尤其在春节前后和每年4月初8下邳羊山庙会之日是活跃节日气氛的主要节目。解放后,云牌舞得到繁荣发展。1956年冬,睢宁云牌舞参加江苏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获得省级优秀节目奖和演出奖。后又经江苏省群艺馆专业舞蹈老师石昭则和省歌舞团鲁其贵同志整理加工改编,于1957年3月与睢宁落子舞一同赴北京天桥剧场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演出结束后,演员们受到周总理、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看看睢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龙虎斗

“睢宁《龙虎斗》是以表现龙虎争斗的一种民间舞蹈,唯有苏北睢宁县存在。”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民族民间舞蹈普查中得出的结论,并已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据《睢宁县志》等资料记载:“睢宁龙舞起源于明代睢城镇毛庄村,属于一种祭祀性民间舞蹈。清朝乾隆年间,由老艺人毛春点根据‘八和庙’中一游方和尚的指点,依据“古时下邳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地百姓皆称汉高祖刘邦为天龙、楚霸王项羽为地虎,龙虎相遇争斗而战的历史事实,巧妙的在龙舞中增加一只虎,于是就诞生了《龙虎斗》,以致有序流传下来,至今已有260多年历史。”传统《龙虎斗》计有演员12人,其中舞龙9人,舞虎2人,1人为镇虎人。整场表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典型的地域特征以及鲜明的时代特征,成分显示了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所具有生命力。
睢宁《龙虎斗》惟在睢宁地区所特有,睢宁《龙虎斗》一直局限在睢宁地区有序传承,二百多年来经常参加省市县汇演、调演。1983年睢宁龙虎斗复创排参加江苏省民族民间舞蹈大赛,获得优秀表演奖。徐州市何赋硕市长出访法国时,还把该舞蹈的录像带作为国宾礼品送给法国圣泰田市市长。二百多年来经常参加省市县汇演、调演。1983年睢宁龙虎斗复创排参加江苏省民族民间舞蹈大赛,获得优秀表演奖。徐州市何赋硕市长出访法国时,还把该舞蹈的录像带作为国宾礼品送给法国圣泰田市市长。2007年已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重点保护项目,目前,正在申报省级保护项目。

苏北大鼓

苏北大鼓,原名睢宁大鼓。她形成于清嘉庆年间,流传于苏、皖两省北部睢宁、邳州、新沂、铜山、宿迁、泗县、灵璧、砀山等十多个市县,尤以睢宁县最具代表性。因睢宁县鼓书世家第三代和第四代传人张朝聘、张家诚以高超的说唱表演艺术名扬苏、皖地区,具有“盖江北”、“盖苏北”之美名,故才有苏北大鼓之称。

  据《睢宁县志》载:明清时,琴书、大鼓等十多种曲艺已传入睢宁,其中以大鼓最受群众欢迎。清朝嘉庆年间,睢宁县邱集乡农民张作顺(张朝聘爷爷)乞讨流浪至山东,迫于生存需要和对鼓书爱好,师从山东沙姓艺人学习梨花大鼓,后于1820年(嘉庆24年)传入睢宁。经过连续两代人的苦心钻研,终使山东大鼓演变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睢宁大鼓。

自清光绪年间至建国后的文革时期,睢宁大鼓先后出现了兴盛、高潮、鼎盛三个发展期;艺人代表先是出现以张家第三代鼓书艺人张朝聘为代表的鼓界元帅;后又出现以张朝聘、熊传法、魏其秀、朱光前为代表的四大风格流派。再又出现以张家诚(张朝聘之子)、蔡志崇、朱光前、张玉山、苏彦玲、张家玉、崔兴武为代表的鼓界七星,即七大支系。其中以张家鼓书在苏、皖两省久负盛名,被称之盖苏北

苏北大鼓扎根睢宁历经180多年的沧桑洗礼,有别于其它鼓书的特征。一是风格独特的说唱表演。艺人以表为主,以唱为辅,有“千斤道白四两唱”之说。其唱词多用套词,唱腔多用一个基本曲调作基础,并随书艺内容不断在旋律、节奏及速度上加以变化。唱词句式多以七字为基本句型,亦有五字或十字型穿插其间,每段唱词一韵到底。男腔深厚洪亮、顿挫有力;女腔舒展优美,娓娓动听。

张家大鼓第四代传人张家诚在继承祖辈书艺基础上,博采众长、潜心研究,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鼓书风格。他的板鼓艺术在传统基础上又融合了戏剧中多种锣鼓伴凑谱,鼓点变化多端,钢板快慢有致。如“紧急风”像雨打芭蕉,催征的战鼓;“浪里翻花”像江河奔涌,波浪翻腾;还有“凤穿牡丹”、“凤凰三点头”等名曲,往往一开场就搏得观众拍手叫绝。他的嗓音浑厚,唱腔洪亮,声贯全场;尤其是那长长的尾音,十分优美动听。白口更是堪得一绝,表述喜怒哀乐,情感逼真。叫人哭,哭则落泪纷纷;叫人笑,笑则捧腹弯腰,使观众无不从内心深感:“说透人情才是书啊!”1951年,张家诚在省城南京和淮阴地区多次会演中频频获奖。苏、皖交界的各市县也纷纷邀请他巡回演唱,使苏北大鼓的声誉更加闻名遐尔。1958年,为使苏北大鼓不断发扬光大,张家诚首先投资2万余元并倡仪睢宁文艺界人士纷纷捐款,在县城南建造了一所客纳300人的演出场——百花园,成为苏北地区最早的鼓书艺术传播基地。然后,他不但在宿迁、邳县、泗县等地以师带徒20多人,还重点培养他的长子张硕文为五代传人和他的孙女张琴为六代传人;三代鼓书艺人经常同台演出、磋商技艺,促进苏北大鼓快速发展。1965全县鼓书艺人增加到110人,并成立了以鼓书为主的睢宁县曲艺家协会。1987年,张家诚传记编入《中国曲艺志、江苏卷》。

苏北大鼓属于多源合流的产物,是苏北睢宁集聚地方特色的一门曲艺形式,合理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和审美价值;也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来源 睢宁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