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润别立镇 首页
与这片热土的未来对话

与这片热土的未来对话


   来源: 阿拉善日报


  ——《千亿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背后的故事


  ●特约记者  祥云    本报记者  曹明宇

  内蒙古庆华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循环经济工业园精细化工园区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乌兰布和工业园街景

  内蒙古庆华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循环经济工业园

  内蒙古三聚家景新能源有限公司LNG项目厂区

  内蒙古紫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园区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贺兰区街景


  春天在呼唤,呼唤万千生灵醒来,展示生机盎然的活力。春天在呼唤,呼唤万千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下面快乐地延伸、铺展开去;春天在呼唤,呼唤人类以智慧和勇气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前行。在这生机勃发的三月里,《内蒙古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千亿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公示了,时间恰好与这样的春潮相遇,更使人理想勃发,让人信心倍增。


  与这片热土上工业经济的未来深层次对话的《方案》,一改条款堆积、文字罗列、枯燥索然的面目,经过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起草班子”打底稿,盟直多个部门凝心聚力、汇集智慧、千锤百炼,打磨40稿,提炼成了17000多字的精品。


  时代的课题奋进的号角


  2015年上半年,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工业处在怎样的境况?


  那一年,开发区工业受大环境影响,多个企业产品市场遭遇“寒冬”,煤炭、焦炭、PVC产品销路全线收缩,年产470万吨的焦炭价格由每吨1800多元大“跳水”到430元,PVC产品也由6000多元降到4000多元,市场需求成为了最紧缺的资源。许多企业能抵押贷款的资产都已经抵押,面对金融市场的持续收紧,一些人悲观地预测工业效益下滑已成定局。


  阿拉善工业经济向何处去,成为27万平方公里大地上许多人思考的深刻命题。构建命运共同体,让勇往直前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让桑梓父老过上渴望的生活,这是阿拉善智者们给出的响亮回答。


  2015年10月1日,一群智者风尘仆仆走进开发区。他们走进企业,问着、听着、看着、记录着、审视着、思考着。盟委书记包钢指出:“工业是立盟的根本。如果没有工业的迅速发展,作为面积最大盟市,我们的经济总量始终是最小的。通过实地调研,我认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是阿盟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全区十二个盟市的工业园区中,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基础设施配套及经济总量等,我觉得非常好,不亚于一些大盟市的工业园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有国内一流的煤、盐化工企业,所以真正的盐煤化工在阿拉善也能看到。集中打造这样的园区,甚至要集中全盟之力让开发区规模上千亿元。”(根据录音整理)。


  拨开层层迷雾,直达事物本质。刚刚到任的包钢书记一席话,奠定了今天打造千亿元园区的理论支撑。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环节干部甚至普通人都觉得眼前豁然开朗起来。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经历过开发区过去岁月的人们,最清楚这一决策意味着什么。十几年前的开发区国道两侧密密麻麻地集聚了几十家小焦炭厂、小煤窑、小洗煤厂,耗能大且效益低下,污染更为严重。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一咬牙一跺脚”,决心向“三小”企业开刀,进行彻彻底底的升级改造,治理环境。由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带队,开发区经信局负责人带着工作人员和推土机轰隆隆开向国道两侧。急红了眼的一些业主手挥菜刀,扬言要玩命。开发区的干部们苦口婆心说服、开导,陈述污染的恶果、工业升级后的前景,尤其是告诉他们国家治理生态环境的决心后,那些业主冷静下来,收了菜刀,给推土机让路。当年双方的克制、大度与远见,为今天的开发区创造了这样的情景:举目望去,国道两侧,树木葱笼,已是旧貌换新颜。升级后是什么模样呢?开发区经信局副局长提衍凤手指着巴音敖包工业园区说:天缘、岚山、岚岳、瑞德就是当年搬迁过来的企业,都已像模像样的了,还有一些转型经营沙产业了。


  “打造千亿元园区”的决策,使得开发区一路拼搏过来的“拼命三郎”们感到了无比欣慰,也更激发了他们的奋进之心和对这片热土的挚爱。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为梦而战的人们带着炙热豪情拉开了战幕。从2015年的年底开始,开发区工业主要产品市场利好消息不断。备受鼓舞的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分两步谋划千亿元园区建设:首先以深化改革为抓手谋篇布局2016年。这一年,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共梳理确定改革任务154项,启动148项,启动率96%,完成20项。坚决落实盟委、行署赋予的先行先试改革任务,着力打造“两大平台”,增设了工业项目审批服务专区,成立了工业项目并联审批组,明确了审批主体、审批事项和审批时限,审批时限由先前的182天压缩至39天。


  2016年上半年,开发区体制机制深化改革率先创建了基础设施投资运营、综合服务和产业发展三家国有公司。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公司,2016年完成财政性投资工程1.7亿元,进行园区道路改造、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服务公司重点对园区基础设施进行管护,主干道美化、绿化、亮化,并完成了基础设施维护、市政保洁等提前5年的招投标工作。产业发展公司,与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设立了“中国石墨产业创新共建基地”、“两规划一计划”(石墨产业规划、石墨园区规划和石墨产业工作行动计划)正在编制中。同时,与盟质监局启动了阿拉善盟国家级石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与北京两家公司签订了20亿元的新型化工产业投资基金框架协议,并注册2亿元成立了全盟首个新型化工产业投资基金公司。


  2016年,阿拉善盟工业在集聚集中发展中,盐、煤、精细化工走向“瘦身提质”,走向“高、精、尖”。全年,盟直有关部门特批3个项目以外,煤、盐、精细化工重点工业项目全部集中在了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强身聚核”,企业在安全环保、产业链延伸、科技研发、降本增效、内部管理等方方面面“健身增效”。2016年,开发区有20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接连不断的喜庆锣鼓、欢跳的鞭炮、隆隆的马达、开工奠基的大红花,成为这一年开发区人抹不去的记忆。


  2016年,在盟委、行署“两个意见”推动下,开发区新增市场主体422户,累计达到3280户,注册资本首次突破1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600亿元,首创603亿元。其中煤化工、盐化工和精细化在环保、产量、销售、品质、价格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上了一个新档次。


  凝聚阿拉善智慧谋划工业梦


  2015年10月1日下午开始,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积极谋划近期工作,一项一项层层传导压力。眼前的、急办的安排完,紧接着党工委、管委会搭台点将,组成《内蒙古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千亿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小组。这个“起草班子”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牵头,综办、发改、经信、住建、财政、国土、水务、统计、招商9部门参与,柳仙德、刘光荣、秦兵、赵龙刚、提衍凤、赵宏亮、曲建洋、王芳、闫有文等等各负其责,协同作战。


  一盘发展的大“棋”,如何落子,如何布局,处处考验着“棋手”的决心和智慧。过去,陈旧的编制方案理念、粗糙的成果、粗放的规划和方案管理,纯粹交由专业机构编制的做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斩钉截铁地要求:方案必须是完善园区功能、突出绿色环保、彰显园区特色、提升城市形象,使园区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产城融合开发区的“经纬”章法,要接地气、聚人气、融商气、显灵气。


  《方案》依照规范构架,也是由“总体思路”“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创新驱动”等9大部分、30多条构成,但它并不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新八股”,而是“多规合一”“多组团发展”“抓龙头、延链条、建集群、多链融合”“一枚印章管审批”“园内事园内办”“一支队伍管执法”“保姆式服务”“飞地经济”“种子资金”“常驻招商、靶向招商、飞地招商”等“金句”闪烁其间,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其中“多规合一”,从体制机制深化改革的角度,以开发区产业为导向,编制产业、城镇、土地和环保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多规合一”产业发展规划。这就避免了重复编制、各自为战、各自为政、多轨之间的冲突矛盾,也避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为千亿元园区又好又快发展铺平了道路,也蕴含着深层次的深化改革原动力。


  《方案》里的一个“飞地经济”,把开发区与全盟、全区、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工业连了起来,使开发区的所有神经系统向四面八方延伸,为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开通了通向四海的“动车道”。近日,盟有关部门还在酝酿《飞地经济考核机制》。


  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二字。为使《方案》不落伍,“起草班子”到北京、浙江、宁夏,到包头、乌海、巴彦淖尔等省、区、市,访遍专家学者、内行,取其精华、纳其尖端。同时,多次邀请园区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及专家座谈,出谋划策。


  “起草班子”成员都是各部门一、二把手。白天,各自忙手头的工作,当夜幕降临之时,由“班主”把他们召集到420会议室。室外繁星闪闪,三三俩俩散步的人们徜徉在璀璨的路灯下,而这时420会议室里弥漫着方便面浓郁的调料味,大家吃完后接着讨论、修改,完善《方案》。“起草班子”没有额外报酬、只有义务,不为荣誉、只为责任。他们与工业的未来对话,每人负责《方案》中一段文字和数据:工业产值现在多少、五年内增加多少、十年后达到多少;每年需要多少水,水从哪里来;用电多少;每年碳排放多少;土地怎么“腾笼换鸟”;怎么招商;怎么融资等等,都要一笔一笔细细计算,每晚都要讨论、研究、伏案编写、探讨到深夜。当《方案》修改到28稿的时候“孺子牛”刘光荣倒下了,在银川一住院就是2个多月。


  “洗礼”二字的延伸意为:在艰难的磨练和考验后,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起点和新的开端。在记者采访时,刘光荣第一次敞开心扉说:“首先开发区的每个人都要想想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创办开发区;开发区究竟是什么,是干什么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什么’。”相约几次要采访秦兵时,他也袒露出赤子情怀,谈起《方案》思路清晰,通雅博畅,说到奉献时那么的义无反顾。还有赵龙刚,几次约请采访他的时候,他总是忙得顾不上。有一天下午,临近下班时,他怀抱一大摞笔记本敲门进来。记者打开一看,每本都清清楚楚地记录着盟委、行署的相关要求、精神以及党工委、管委会和小组开会的全过程、参加人数及讨论的内容。他说:“按时间表快节奏运作、一对一落实、压力传导、问责、通报,通过编制这个方案,真真切切地领略了‘大调度’的严肃认真和担当实干的精神。”由于人员升迁、调离、任务加重等原因,“起草班子”的成员调整过几次,但创新、拼命、奉献、忠诚始终没改变过。


  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总是这样把干部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口浪尖上去锤炼。“起草班子”成员都是与开发区一同成长,但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们了解开发区只是片段的、局部的。经历了《方案》编制的洗礼,他们走向了成熟,走向了担当和奉献。编制《方案》最后一稿的“班主”柳仙德说:“那段时间里,我们真是痛并快乐着。〈方案〉编写程序靠专家,但只有我们才最清楚打造千亿元园区需要什么,怎样走向煤化工、盐化工和精细化工制高点,如何延伸产业链,怎么走工业经济百年振兴之路。可以这么说,这一年多的磨砺,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开发区,重新找到了完善自我的目标。”


  用柳仙德的话说,《方案》编制到30多稿时感觉到了“江郎才尽”,只好再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党工委、管委会研究、研讨、论证。经过一个又一个难眠之夜,《方案》日渐完善,最后才上呈到了盟委和行署。


  盟直各部门紧急行动起来,发改委、经信委、贸促会、财政局、统计局、法制办、地税局、国税局、三旗政府、三区管委会、住建局、国土局、环保局、商务局甚至报社、电台、电视台都在把开发区打造成千亿元园区的旗帜下集合在一起,众志成城,不留余力地“各显神通”。


  柳仙德、刘光荣至今对《方案》最后冲刺的2017年2月18、19、20日的三天两夜记忆犹新,对盟直有关负责人的担当和敬业精神感触颇深,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他们说:“为修改最后一稿,盟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开发区相关人员,三天两夜只睡了几个小时的觉,只觉得脑子空掉了,身子虚脱了。”他们连天昼夜地对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7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十三五”开发区发展规划的通知》(内政办发〔2017〕11号),逐字逐句修改方案,由原来的25800多字精炼为17000多字。他们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几上几下、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广纳八方诤言,汇集众人智慧,几易文稿,确保了方案的质量,使其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一次性通过了行署常务会议的集体研究。


  之所以说,《方案》有生命力、有突破,是因为组织领导、分工、督查、考核规定不但严厉,而且完全避免了纸上谈兵。在盟优化工业布局培育支柱产业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暨促进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千亿元园区推进工作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者根据需要及时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千亿元园区建设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开发区为千亿元园区建设任务具体落实单位,落实千亿元园区建设各项工作,盟直相关部门、其他旗区协助开发区按照各自分工做好相关工作,使《方案》跳出沉闷,有了无限生机。


  盟经信委牵头制定了《千亿元园区建设任务考核细则》和年度考核目标,并纳入盟委对旗区和盟直相关部门年度考核范围。日前,《推进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千亿元园区分工方案》已经下发。盟经信委主任张存光告诉记者:为促推《方案》的落实,盟委、行署还建立了定期督查通报制度。盟委、行署督查室会同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方案》的落实执行情况、千亿元园区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及其成效适时开展督查和通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呼包鄂融合协同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一亩三分地”,透彻地领悟到了企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经济强,没有工业的发展就不会有经济的大提速。27万平方公里的阿拉善,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硕大的聚光灯聚焦在建设千亿元园区这个焦点上,聚力聚心打造阿拉善的工业梦!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从2012年开始,为打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连续、持续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年”“服务企业增效年”“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干部作风变得实干务实,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数百年来,阿拉善人第一次画出了27万平方公里大地上融合协同发展的巨大无比的同心圆——打造千亿元园区。这不能不归功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经过“洗礼”的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干部们耳不杂听,目不旁鹜,少了一些浮躁、空谈,更为沉稳、踏实、实干。


  开局良好,未来可期。《方案》既是一种计划,也是指南针、是蓝图。脚步走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看到;眼光看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达到。任性创业、无限创新、诗意生活、汇集财富,这是阿拉善人壮大工业的千亿元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