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务村 首页
北京通州加大投入 精心培育"全托管“

近年来,通州区把发展“全托管”服务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和品牌建设,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有效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全区累计培育“全托管”服务主体207个,服务面积11.2万亩;建成粮食烘干中心18个,配套烘干机71台套,日烘干能力达1090吨;建成标准农机库33个,总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扶持引导力度,优化“全托管”服务发展环境
  坚持政府主导、政策引导,不断加大对“全托管”服务组织的支持力度,推进规范有序发展。一是注重行政推动。出台了关于加快“全托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的工作意见,对推进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作出部署,明确各镇区、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将“全托管”工作纳入区政府百项攻坚克难任务和“三农”考核,按月推进,按季考核,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政策扶持。2015年区财政专项扶持资金达到510万元,增幅超过50%。一方面,对新增“全托管”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给予奖补,200亩以上、500亩以上、800以上的经营主体,分别补助3万元、5万元、8万元,对建设粮食烘干中心、农机库的分别奖补30万元、10万元;另一方面,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向“全托管”组织倾斜,专项补贴育秧流水线、乘坐式喷雾机等规模种植所需设备,2015年“全托管”组织享受区级以上农机购置奖补资金1050万元,有效改善了农机装备结构,提升了全托管服务能力。三是加强典型带动。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召开推进会、开展农机技能比赛等活动,组织各镇区和项目业主学习交流,让君助、共创等规模种粮典范现身说法,带动更多业主加入“全托管”经营主体的行列。同时,积极发挥宣传舆论引导作用,帮助广大农民算好效益账,为“全托管”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加强主体自身建设,增强“全托管”服务内生动力
  始终将“全托管”服务组织自身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在技术、人员、管理上下工夫,不断提升“全托管”服务水平。一是加快技术应用。统一种子化肥供应,加强农业新技术、新机具运用,切实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切实加强病虫害测报、统防统治、选育良种指导工作,促进粮食单产增收,为粮食生产“全托管”服务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整合农委、农机等部门培训资源,加强农业服务组织人员培训,帮助其掌握农机具维修、保养技能,促进服务组织与技能职工建立固定劳动关系;另一方面指导各全托管服务组织与职工订立季节性劳务合同,切实增强了从业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三是优化管理服务。始终坚持区镇两级农机人员全程服务和监督,在合同订立、作业服务、技术指导、台账管理等环节,落实专人全程跟踪,确保“全托管”服务规范有序开展,2015年我区申报市级验收的服务主体全部通过验收。
  三、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全托管”服务持续发展
  突出“全托管”服务组织规模建设、品牌建设,引导服务组织向综合性服务方向发展,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加快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土地向全托管服务组织集中,切实加强土地流转指导服务,鼓励整组流转、整村流转,有效夯实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2015年,我区流转土地3.23万亩,目前全区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46.03万亩,流转率达到57.9%,有80个村土地流转率超过70%。二是强化品牌创建。在培育壮大服务组织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拉长产业链,以粮食品牌化销售,增加组织与农民收益。目前我区“全托管”服务组织已成功创树“凤水湾”、“渔湾水乡”、“花园桥”、“万顷良田”等9个粮食品牌。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农业服务体系投入机制,拓展投资渠道,建立以农民投入为主体,银行信贷、社会筹资和工商资本为支撑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今年,累计吸引各类资本4000多万元。
  当前,从整体上看,我区“全托管”服务发展态势向好,但一些问题仍不容忽略。“全托管”服务组织整体实力不强,内部运行机制还不够科学规范;农机场库、粮食烘干、仓储设施等建设用地问题一时难以解决等。2016年,我们将科学制定发展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做大全托管服务总量。加大行政推动和财政扶持的力度,引导合作社、农机手、村组干部等各类主体创办领办“全托管”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青壮年农民以“全托管”为平台自主创业。加大示范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全托管”,放心地把田块交给“全托管”经营主体打理。积极整合“全托管”和家庭农场项目,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水平,确保全年新增“全托管”服务组织100家以上。
  二是做优全托管服务品牌。我们将认真总结近年来的工作经验,认真学习兄弟市(区)好的做法,加强对“全托管”服务组织的全程指导,引导其积极创树品牌。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全托管”延伸服务链,从事粮食加工等增值服务,注册商标,逐步走上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粮食生产道路。
  三是提升全托管服务质量。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协调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细化贯彻实施意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落实生产配套设施用地,满足经营主体建设机库、烘干房等设施的迫切需求,解决其后顾之忧。协调金融部门,为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解决季节性、临时性所需资金,提供各类低息贷款。协调保险部门,为经营主体制定优惠政策,简化投保理赔手续,增强他们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