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街道 首页
撸起袖子加油干 奋力实现塞上江南新崛起

撸起袖子加油干 奋力实现塞上江南新崛起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项目开工

企业生产

沙漠旅游


民族风情


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

  2017年是推动巴彦淖尔“绿色崛起、赛过江南”的开局之年,将迎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市委、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双腿向前冲,以新的作风、新的姿态、新的气魄,推动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新气象。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项目建设风生水起

  2017年一季度,我市招商部门举措频频,成果丰硕。

  2月20日,我市在浙江杭州成功举办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推介大会,当天参会企业220余家,项目协议金额近160亿元;2月27日,我市在北京举办自治区与中央企业合作恳谈会巴彦淖尔分会暨巴彦淖尔市2017京津冀区域招商引资推介会,35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应邀参会,39个项目集中签约。

  招商推介会结束后,来巴彦淖尔投资考察的企业和客商络绎不绝。还有很多企业通过新闻报道得知了我市的招商推介项目,纷纷来函来电咨询有关情况。近期,巴彦淖尔市在珠三角地区的招商推介大会也在积极筹备中。

  这一系列行动,表明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分量,也表明了巴彦淖尔市委、政府大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今年,我市招商工作将围绕“绿色崛起、赛过江南”这一奋斗目标,坚持一二三产、大中小项目一起抓,立足“五大基地”建设,主动融入呼包银榆经济区及沿黄经济带,积极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重点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项目,转变招商方式,实现绿色崛起,提升地区经济竞争力。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开展精准招商。具体举措是:开展“一对一”招商,鼓励各级领导走出去,联系对接项目和企业,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开展节会招商,通过积极参加西洽会、青洽会等重点节会,寻找合作意向与目标企业,提高项目对接质量和效果;积极推进以商招商,加强与现有企业的联系,吸引客商与之进行嫁接改造、兼并重组或强强联手;积极引入基础设施、非盈利性设施及园区建设等PPP模式,使PPP模式成为招商引资新渠道。

  立足优势,围绕重点产业与项目开展招商。2017年,我市招商部门将结合我市产业特点,重点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新材料项目、新能源产业以及旅游、金融、物流、大数据等现代服务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

  发挥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我市将立足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做好承接东部地区和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准备,广泛联系企业和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同时,做好工业园区产业规划、基础建设和土地储备等工作,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创造条件。

  紧盯项目,跟踪服务,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抓好项目跟进,完善项目调度,强化跟踪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落地建设进程。加大对现有产业、已经落地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的扶持,不仅要招进来,落了地,更要高度重视、大力扶持,使之健康发展,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八百里河套,塞上水乡、田园风光” 打造中国西部最美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今年,我市将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全时旅游、全民旅游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八百里河套,塞上水乡、田园风光”这一核心主题,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方位推介,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最美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今年,我市旅游总收入力争达到51亿元以上,接待游客人数达500万人次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今年我市坚持旅游规划主导,放大规划目标和眼界,力争以点带面、以线连片、东西呼应、一体发展,增强旅游发展可控力,努力打造巴彦淖尔旅游全域发展新格局。坚持旅游项目带动,做强品牌景区建设和重点旅游景区,加快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建设,完成酒庄老镇、黄河古渡、观凌塔等项目,力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进乌梁素海、纳林湖、沙海旅游区、三盛公黄河渔村等景区建设,增强旅游发展承载力。坚持宣传营销互动,办好国际驼球大赛、沿黄河公路自行车赛、河套湿地龙舟赛等大型赛事,办好中国羊业大会、农畜产品博览会、河套旅游推介会,采取多种宣传手段,逐步形成全时空、全要素、全业态、全窗口、全民化、全媒介旅游宣传营销局面,增强旅游发展影响力。坚持乡村旅游驱动,发挥我市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借助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和高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两大平台,打造乡村旅游精品,促进现有乡村旅游产品提档升级,增强旅游发展新活力 。坚持旅游区域发展联动 ,通过互办旅游节、召开旅游推介会、参加旅游商品展会、新媒体平台信息互推等多种形式, 推进与周边城市旅游合作进程,拓展客源市场,增强旅游发展支撑力 。坚持全域旅游行动 ,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增强旅游发展竞争力。 坚持“旅游+”战略实施 ,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和行业融合,着重推进“旅游+互联网”,推动旅游产业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变革、服务效能提升,增强旅游发展持久力。 坚持旅游监管促动 ,大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安全,增强旅游发展保障力。

  把生态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走绿色发展之路,让生态与富民并进、美丽与发展共赢这一理念已深深植根于巴彦淖尔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细节。今年,我市继续坚持把绿色发展、生态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按照“生态补水、控源减污、修复治理、资源利用、持续发展”的思路,今年,我市将加快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完成补水2.5亿立方米以上,争取治理规划获得国家批复。36个水质监测点全部建成投用,实现乌梁素海上下游污染源监测全覆盖。实施多蓝湖、青春湖、章嘉庙湖、金川河北延、杭后北郊湿地等工程,完成永清河(北边渠)综合治理2.5公里,改造中旗西河槽、后旗迎宾湖等湿地和水系工程,恢复湖泊湿地15处,实现“一旗县恢复一湖(湿地)”的目标,全市恢复湿地和湖泊3万亩。实施沿黄公路防洪堤加固及周边生态保护工程,稳步落实“河长制”,分级分段设立河长,解决好河湖管理突出问题,维护河湖生态功能。

  推进重点生态区域治理。今年,我市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推进“森林机场”、主要通道、村庄、农田防护林、城镇出入口等重点区域绿化,完成林业生态建设90万亩,新增经济林2.2万亩。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强病虫害防治,做到有灾不扩散。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推进乌兰布和沙漠治理,新增肉苁蓉、酿酒葡萄、黑枸杞等沙产业1万亩。

  加强突出环境问题治理。今年,我市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开展乌拉山、乌兰忽洞矿区、采选企业尾矿坝等重点区域治理。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推进秸秆、地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抓好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让巴彦淖尔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凝聚各族群众智慧与力量 书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三月的巴彦淖尔春光明媚,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巴彦淖尔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迎来了又一个发展新春天。

  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我市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总结、大力宣传我市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践和民族团结进步的经验,积极筹备组织好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和全市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等相关工作。凝聚各族群众智慧与力量,推动少数民族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九大和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

  全力维护全市民族团结良好局面。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一把手”工程,制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长远规划和阶段性计划,合理推进。制定出台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完善测评考核指标体系和创建活动表彰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创建工作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积极筹备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动员大会,继续加强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培育、选树和命名工作,力争评选自治区级民族团结示范单位10个,市级民族团结示范单位20~30个,组织好第34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各项活动。

  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兴边富民”行动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目前我市已争取到2017年首批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140万元。优先安排边境旗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解决边境居民在住房、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积极争取国家对民族民品民贸企业的优惠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民族餐饮业和民族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做好民族文化、教育、科技和民族医药工作。积极参加第九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做好赛前运动员的选拔训练等工作。积极筹备举办乌拉特少数民族服饰、民歌大赛和少数民族传统生产生活用品展。征集、出版我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优秀摄影作品集。

  加快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创新发展。以加强基层社区少数民族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为重点,建立少数民族信息管理平台,抓好少数民族居民和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将清真食品管理纳入各地区食品安全工作全局,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力维护好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筹备召开全市城市民族工作现场会,更好地推进城市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记者 吕园 黄景莲 记者 高晓龙 胡东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