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田村 首页
"首金情结"热度依旧 首金越早越有利于"卸包袱"

在中国体育代表团征战奥运会的历史上,中国观众一直有“首金情结”。不过,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奥运金牌不再被赋予更多体育之外的意义,“唯金牌论”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反思。在这种大环境下,“首金情结”是不是也不存在了呢?



事实并非如此,就在不久前,中国女子举重队临阵换将的消息引发外界热议,其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在于,侯志慧是中国队里约奥运会首金的热门人选之一。几天来,媒体连篇累牍地分析,侯志慧的退出,意味着中国军团第一个比赛日的夺金点只有3个:易思玲、杜丽参加的女子10米气步枪,许安琪、孙玉洁参加的女子重剑个人赛和孙杨参加的男子400米自由泳。不出意外,中国军团里约奥运会首金将从他们中间产生,而孙杨的把握最大……分析了这么多,说人们对中国军团首金不感兴趣,谁信?


其实,里约奥运会首金就是一枚金牌,顶不了10枚金牌,其意义也不比许海峰“零的突破”或者刘翔110米栏创造历史更加重大,那它的热度为何不见降温呢?这是因为,中国人向来讲究“开门红”,每一届奥运会,正是因为有了第一枚金牌,才有之后接二连三的金牌。而且,对中国军团来说,首金出现得越早,越有利于“卸包袱”。设想一下,假如里约奥运会前两天中国军团始终不“见金”,那么恐怕谁都坐不住。


正因如此,那些首金热门人选,肩上的担子比谁都重。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赵颖慧,2000年悉尼奥运会,她被视为中国军团首金的最热门人选,在她参加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时,身后站着大批中国记者,结果赵颖慧连决赛都没进去。虽然目前在淡化金牌榜奖牌榜的概念,但等到里约奥运会结束,人们或许不会记住每一位获得金牌的运动员,但谁拿到首金,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忘。

来源:网易体育

仙女湖区云中云网络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