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7年修订),文件称,到2020年,株洲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7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64平方公里以内。
将该数据与目前情况对比来看,株洲城区人口及建成区两项指标,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几年,有哪些利好因素,支撑株洲城区版图扩张?本报记者为此进行了专题解读。
载体:开发10余个新城
代表项目:云龙新城、武广新城
“十二五”期间,株洲建成区面积由112平方公里扩大到138平方公里(年均增长5.2平方公里),相当于增加一个中等县级市的城区用地规模。
株洲新城开发将以“北联、东拓、南进”为导向,构建“一体三级”的城市空间形态。“一体”即主城区,“三级”为云龙新城、东部新城和南部新区。同时,加快株洲县撤县设区和株醴融城步伐,建设株醴都市区创新发展试验区。
当前,株洲主城区正推进10余个产业或生态新城开发,具体有:云龙新城、武广新城、栗雨新城、新马新城、天易科技城、轨道交通城、枫溪新城、航空服饰城、金山新城、湘江新城、清水塘生态工业新城。
载体: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代表项目:东城大道、跨江大桥
未来几年,我市将建成北环线、湘江大道、东城大道等项目,与现有道路构成“三环七射”的城市道路格局。此外,已着手实施交通畅通行动计划,将用3年时间,投资300余亿元,新建改造300多条道路,总里程达到300多公里。
除了已通车的湘江六桥、即将通车的湘江七桥,主城区还规划建设栗雨大桥、奔龙隧道、迎凤大桥三座跨江通道。
栗雨大桥位于石峰大桥与武广高铁跨湘江大桥之间,大桥为南北走向,北连物流西路,南接珠江北路。项目今年将启动前期工作,建成后,将成为株洲城区第八座跨湘江大桥。奔龙隧道大致为东西走向,东接新塘西路,西接嵩山路。迎凤大桥原规划名为曲尺大桥,位于天元大桥与枫溪大桥之间,大桥规划为东西走向,西接衡山路,东连江渌路。
载体: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代表项目:株洲站、株洲西站交通枢纽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建成株洲站综合交通枢纽、株洲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其中,株洲站综合交通枢纽设计为零距离换乘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城铁株洲站将与现有株洲火车站合建为线上站。新站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相当于现有站房面积的5倍),项目投资10亿元,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9月底投入使用。
按照设计,株洲站站房将跨越铁路,候车大厅建在铁轨上方。新站的布局模式和高铁长沙南站类似,设有东西两个进出口,并分别对应东西两个站前广场。整个火车站分城铁场和国铁场,城铁场(2站台4股道)在东侧,国铁场在西侧(即现有位置)。此外,新的株洲站旁边,将配套建设长途客运站、公交始发站、停车场等配套客运设施。
作为株洲西站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株洲汽车西站已于去年底开工,项目占地90亩,总投资1.5亿元左右。株洲西综合客运枢纽未来建成后,将实现高铁、城市公交、城市轨道交通等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
载体: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代表项目:株洲轨道交通1号线
根据新版规划,株洲轨道交通线网呈中心放射形态,规划线路4条,线路总里程138.4公里,设计车站130座,其中换乘站12座。
据市政府计划,我市公共交通近期建设采用“磁悬浮+跨座式单轨(示范线)+BRT”三种组合制式。其中,磁浮线为株洲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27.9公里,有车站24座。跨座式单轨(示范线)线路从城际铁路大丰站起至轨道交通科技城服务中心站,线路长7.4公里,设站7座。建设路、新华路、天台路、长江路和衡山路则将采用BRT,线路全长34.9公里。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轨道交通1号线规划经过株洲站,我市计划利用株洲站改造契机,同步完成轨道交通1号线跨铁路通道的建设,该工程有望在2020年前建成投用。从香港新市镇建设经验来看,轨道交通线可把每个片区快捷化连接,进而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及城市品位提升。
载体:长株潭抱团发展
代表项目:城际干线、城际轨道
长株潭三市建设用地面积,已从1978年的80平方公里,增长到2015年的1252平方公里,年均增长速率为31%,总量增加十余倍。建成区规模的扩大,也使得三城之间的实际距离日益缩短。以各自实际建成区边缘来测量,株洲与长沙距离只有20公里,而与湘潭仅仅相距10公里。
在相关专家看来,长株潭应抱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构建“域内便捷、域外连通”的交通体系。2015年,省级层面密集调研长株潭交通一体化建设,并要求株洲、湘潭在各自主城区加紧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线,串起长株潭城铁与市内主要交通站点,以更好地发挥长株潭城市群的集聚辐射作用。
除了已开通运营的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还规划有对接湘潭的轨道交通线,此外,城铁大丰站至高铁长沙南站的轨道线也已纳入规划。
城际道路方面,除了近两年新增的洞株路、铜板路和湘莲大道,株洲还规划多条通往湘潭和长沙的道路。比如,处于长株潭地理中心位置的云龙示范区,未来将着力推动长株潭“五条通道”对接工程,其中,包括云峰大道向北与长沙黄兴大道、华强路向北与长沙机场联路线、云峰大道与湘潭九昭路东等。
转载自新浪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