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肖村 首页
睢宁东三闸:被追赶出来的集市

东三闸是我们寻访睢宁村级集的第七站。该集市位于睢城街道腊园村与梁集镇的交汇处,在如今高速路、高铁线的北侧,距离高作、梁集、刘圩三个集市都有十多里地。


有趣的是,这里的集市并不完全隶属于某个乡镇(街道),集市基本上是靠自我管理,更确切地说,靠的是自律。之所以把这处集市称之为东三闸街,是相较庆安镇的三闸而有所区别的。东三闸集市兴起于1977年,至今已经有40年的历史,其逢集日是农历尾数的二、五、七、十。当地人提起此集的由来,还会感慨地说,这是被追赶出来的集市,也是社会变革、时代发展的产物。这处原本在漫天野湖里兴起来的集市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规模不断壮大,更聚敛了足够的人气。

图为东三闸集市一角。


1、漫天野湖里起集


3月2日是东三闸的一个逢集日。我们下了北外环路拐向东,再沿着睢城街道八里社区通往腊园村的水泥路一路向北,行至高速路与该路的交汇处,东三闸集市也就到了。行驶过程中,我们随时可以看到路边赶集或回来的人。


走过诸多的苗木市场摊点,在苗猪市场处,我们见到了现年59岁的朱恒玉、78岁的朱恒才和52岁的朱刚,他们都是腊园村的村民。通过三个人的回忆和讲述,我们了解了东三闸集市的兴起与发展历程,其中饱含着许多无奈、辛酸和期盼。


据说,东三闸没起集前,就是一处南北水渠和东西水渠相交的地方,连顺畅的路都没有,大家经过这里都是走的水渠边。这里没有人居住,仅有的一处房子,还是当时高作乡在此处建的三小间草房子,是供护林员居住的。


“那时,这里因为是三乡交汇处,地方偏远,又穷,谁都不愿意到此,就连上级给村里送大粪来,也不愿意往这里多走一步。”朱恒才老人边回忆边感慨。他说,也正是因为上面人都不愿意来,所以才能在1977年赶社会主义大集、取缔农村自由市场时,原有的仝圩集被偷偷地转移到了这里,并留存了下来。其逢集日也是仿照仝圩集来的,摊点就设在两条水渠的拐角上。


搬到三乡交汇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旦遇到某个乡来检查的,大家就随时将摊位挪一挪,挪到别的乡地界去,就不好再查了。长期地打游击战,集市挪来挪去,但都没出东三闸这个地方。所以说,大家都将这里称为三闸集。当然,也有的人将这里称之为八里三闸,其实这也是为了与庆安那个三闸相区分开的。


朱恒才老人说,东三闸集起集时,因为当时物资匮乏,也就相当于一个青菜集。除了卖小菜的,就是一些卖小杂货的。此外,还有说书场,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再有尽管当时三地的人都来赶集,但人流量也不是很多。而且为了躲避检查,大家都是早早地来,早早地走。上午十点光景,人就走得差不多了。但即便如此,因当地人的需要,该集市还是一直保留了下来。“那时,我们就希望集市能真正给发展起来。”朱恒才说。


2、借势发展壮大的集市


1980年起,特别是土地分田到户后,随着老百姓经济条件改善、生活富裕,再加上国家提出要繁荣活跃农村经济、繁荣农村集贸市场,就此,东三闸集也借势得以快速发展起来。


路修通了,也有居民搬到此处居住了。盖的虽说是瓦房,但随着集市物资的丰富,这里快速聚敛了人气。到了2000年前后,这里一幢幢两层楼房沿路两边拔地而起。随之,一间间商铺、一个个专卖店和连锁店、大小超市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集市上的各类货物齐全,生活服务类行业也在与时俱增。这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集市。这里的居住户,目前仅腊园村就达到了一百多户。


据了解,现在东三闸集的逢集日,一天的人流量要比梁集、刘圩的集日人还要多,能达到好几千人。到了春节时,这里人流量能达到上万人。而且,集日能从一大早,逢集到下午两点左右。这在其他村级集市中是很少见的。


村民朱刚告诉我们,东三闸集市上的苗猪市场比较有名气。因为品种多、全、优良,吸引着安徽、宿迁等外地人纷纷前来,一天有时能卖上好几百头苗猪。


“我们这里起初就是南北、东西的拐角集,现在已经发展成三道街,一条南北街有二里路长,还有两条东西街。按上级要求,我们这里还要将集中居住区建起来,再建两道街和一个农贸市场,到时候我们的集市将更大了。”朱恒玉说,起初村里动员村民往这集市上搬迁建房,谁都不愿意来,现在都找着、抢着想往这里来。“这都是沾了集市的光了。”


对此,朱恒才老人感慨地说:“我们这里原来的‘可怜庄’,变成了现在的‘可恋庄’。这都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


在当地人的心目中,东三闸集市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方便,更带来了开阔的视野,拓展了他们发展经济的路径,给他们的生活不断带来了新希望。在此,我们也希望东三闸集市的发展更好更靓。

来源 睢宁数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