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镇 首页
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生物质颗粒燃料是以农林剩余物(秸秆、稻壳、木屑等)为原料,经一定工艺制作而成的一种颗粒状成型燃料。其生产流程简单、工艺成熟,易于产业化生产。同时它又是一种洁净低碳的可再生能源,作为新型锅炉燃料,具有使用便捷,经济实惠,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是优质环保的常规化石能源替代性燃料。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推广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县秸秆综合利用老大难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我县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生产原料存量丰富。据推算,我县小麦、水稻、玉米三大农作物秸秆总量每年80万吨左右,可为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提供充足原料,如果将这些资源全部集中起来,可满足100多个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企业的原料需求。同时,意杨产业产生的大量树枝树梢、沙集淘宝家具基地产生的大量木屑和刨花等,都是生产生物质燃料不可多得的宝贵原料。因此,可以说,我县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具有丰富的原料来源,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二)产业发展需求旺盛。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以还田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巨大成效,其中夏季秸秆综合利用效果较好,利用率已达95%以上,但秋季秸秆综合利用难度大、问题多、利用率偏低,特别是由于水稻秸秆的特殊性,还田率还不足30%。为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每到收割季节,政府部门都要动用大量的行政资源进行秸秆禁烧工作,但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只有另辟蹊径,为秸秆找到一条更好的出路,进一步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大力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正是这样一条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出路。同时,生物质颗粒燃料又具有独特的环保特性,它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仅为煤炭的十分之一,因此它的推广和使用可以有效缓解大气污染压力,符合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二、发展建议
      (一)合理规划布局,加速项目上马。生物质颗粒燃料项目,投资少,见效快,适宜于迅速推广。按照目前市场行情测算,仅需1500平方米厂房和60万元的生产设备,就可建成一个年产5000吨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每年大约可消化1万亩土地的秸秆,实现利润100万元左右。不过,由于加工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原料密度小、体积大,收集、运输困难,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加大引导力度,合理规划。在具体操作中,建议以乡镇为单位,按照秸秆产出量,进行规划布点,鼓励部分有实力、有意愿的“能人”以片为单位,组织项目上马,迅速形成群体效应,促进产业发展。
      (二)加强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发展。在现行能源价格条件下,虽然与石油、天然气、电力相比,生物质颗粒燃料价格低廉,但与煤炭相比依然缺乏价格优势,因此在产业的发展初期,还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建议我县尽快制定生物质颗粒燃料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有效利用科技、税收、财政等手段,对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端和原料供应端进行支持与奖励,推动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在我县迅速发展壮大。
      (三)取缔燃煤锅炉,扩大应用市场。据调查,目前我县城区的非工业锅炉,开发区及各工业园区的工业锅炉,绝大部分依然使用燃煤锅炉,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建议政府部门制定时间周期表,在城区及周边地区适时取缔燃煤锅炉。同时,积极推广生物质燃料,通过给予锅炉补贴等形式,鼓励工业企业进行锅炉改造,扩大生物质颗粒燃料应用市场。鼓励农村居民用秸秆换取生物质颗粒燃料,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专用锅灶替代原有土灶。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生物质颗粒燃料作为一种新兴清洁燃料,在目前能源缺口不断扩大,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必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前景。然而,由于其兴起时间不长,社会认知度不高,大多数人对其具有的高能、环保、方便等特性了解依然不足,更谈不上认知和应用。因此,为推动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实现其经济、社会和环保价值,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提高其社会认知度。

  

来源  睢宁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