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彭镇 首页
是他们,让成都成为中国摇滚重镇

如果说北京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贵族老爷的话,上海就是一个花钱如流水的时尚有钱人家小姐,那么成都就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孩子,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调皮捣蛋的孩子。

成都的摇滚也是这样,像一个孩子一样,说不出来它到底是什么风格,甚至那几个最有代表性的乐队也都分属几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门派。不知道是成都这座休闲的城市可以包容了不同风格的音乐发展还是成都这个孩子一样的城市还没有长大,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呢?我想,这个我不需要来讨论分析,也许,这样的包容性,这样的多样性,正是成都摇滚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幸福。

回忆成都,很容易就回忆到了它的摇滚音乐,故事到底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不可考证了,我不可能知道到底是谁第一次拿起了吉他,唱起了第一首原创歌曲,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崔建开始走红大江南北的时候,成都这个城市也一定有无数的青年人向往那个喉咙嘶哑,抱着吉他,唱着《一无所有》的年轻人。那么,我还是从我能找到的最早记忆开始讲起吧。

故事开始于1995年8月。

1995年8月,成都理工大学,一个叫虞志勇的大学生由于极度热爱那些平常人眼中不够正常的歌曲,决定要自己唱自己的歌,组建了一个乐队,这个乐队叫"失眠",他自己担任吉他手。当时的成员还有主唱赵宇凡,贝斯王路,鼓手叶俊。

虞志勇创造了成都摇滚圈很多第一。他推出了第一张自己录制的小样,这开创了成都摇滚圈的小样时代,之后大家听到了修罗的小样、雷神的小样、另外两位同志的小样以及集大成之作的《地下成都》;他第一个做起了电子音乐,之后是阿修罗乐队主唱那两张被广为讨论的电子乐专辑以及进入央视的卢小旭的电子流行歌曲;他自己在家里制作了成都音乐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概念专辑,《病》和《通道》,前一张让人感觉到激动,而后一张让人感觉到悲伤。

1996年,乐队开始公开参加一些演出,并且参加了后来的《地下成都1》专辑的录制,同年,赵宇凡因为大学毕业工作的原因退出了乐队,王志强和杨斐稍后加入乐队。在90年代后期,"失眠"乐队对成都摇滚的影像巨大,当时的好多年轻人也是因为他们的原因而走上了摇滚音乐的这条道路,而虞志勇也成了成都摇滚教父级别的人物,可以说,在我看来,成都摇滚就是从虞志勇开始的。

1995年最早的失眠乐队成员

《我爱摇滚乐》VOL.12上刊登虞志勇的话,内容如下:

"

我在94年认识赵宇凡,那时他还是成都大学的学生,95年我拉他入伙成立失眠乐队,他任主唱。赵是一个极其幽默感的人,有他在,总是笑声不断。可惜到了96年,他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不想搞乐队了,我们只好换了主唱。没了他,乐队没有了欢乐,最终因为种种原因乐队解散掉,失眠也成了地下成都永远的回忆。而赵却还是大家的朋友。我所知道的是他后来跑到上海去画动画,再后来他为了爱情而放弃一月八千的工作回到成都,和女友开了家小店两厢厮守。2002年元旦我回了趟成都,1月6号,他穿城而来和我相聚。我们喝了酒,高了,说了很多心里话。而他则更多地说到了他的爱情危机,说到他深爱的女人对他不满而去,说到他不久前的自杀体验和西藏死亡之书,说到宗教的意义......一时间,我发现我们都老了,老得好多事再也输不起,老得连欢乐都成了某种形式。那天,我一直低头,只怕他看见我眼中的泪水......

"

1998年11月虞志勇退出了"失眠"乐队,12月12日,他组建了另外一支乐队,而这支乐队的名字叫"无垠"。"无垠"乐队由虞志勇,陈琦安,孟晗,黄锦组成,不久黄锦离开了乐队。黄锦也是成都摇滚的一个重要人物,后来,他担任了成都最著名的乐队之一"声音与玩具"的鼓手。1999年,"无垠"乐队在成都著名摇滚酒吧小酒馆进行了演出,2000年,乐队发行了专辑《无垠的深渊》,一直到2001年,乐队还有零星的一些活动。

可是,虞志勇却早已经没有参与到乐队的活动当中,1999年小酒馆演出后不久,虞志勇就退出了乐队,乐队的音乐走向已经跟他个人的想法离的太远了,于是他决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音乐。那时候还在成都理工大学读书的虞志勇已经不满足狂躁的音乐带来的发泄了,他想表达的东西已经更多了。1999年8月,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病》,由成都著名的音像公司"黎明音像"发行,在小酒馆发行制作唱片以前,"黎明音像"一直是成都摇滚音乐最坚定的支持者,发行了很多成都地下音乐人的作品。这张专辑的格调是灰暗的,甚至是带有死亡色彩的,后来著名的摇滚杂志《自由音乐》曾经选登过专辑里的一首歌《病孩》,低调的旋律和绝望的唱腔,很有低调死亡民谣的味道。从这张专辑开始,虞志勇不仅仅作为一个摇滚音乐人存在于成都音乐界了,他还开始参与到了音乐的后期制作和一些实验性的音乐创作当中。

1998年,《音乐天堂》特刊《朋克时代》创刊,随之而来的还有《盛世摇滚》,《朋克时代》在当时引发了国内朋克热潮,这本个人化色彩浓重的杂志以尖锐偏激的文字在乐迷中间引起了强烈的争论。1999年10月,主编杨波将两本杂志合并,创办了《自由音乐》,此后这本标榜"最严厉的文字、最真切的情感、最尖端的摇滚。音乐只是手段,自由才是目的。"的小册子完全成为了杨波的自留地和试验田,这是中国音乐杂志一次自发的超前试验,虽然《自由音乐》最终夭折,但它对国内地下音乐的开掘和摇滚乐迷的深化功不可没。

2000年,他参与录制了成都摇滚界的第一张里程碑作品《地下成都1》,同年还制作了当时还叫"夜叉"乐队的DEMO,这个"夜叉"乐队就是以后红遍大江南北的"阿修罗"乐队的前身(注:因和北京的夜叉乐队重名改为修罗乐队,后正式更名为阿修罗乐队,现为泰然阿修罗)。2000年7月,虞志勇发行了自己的第二张专辑《过道壹》,这一次,虞志勇没有找"黎明音像"发行,而是选择了自主发行。8月,虞志勇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四川计算机职业学校当计算机老师,由于计算机学习的背景,也使虞志勇的音乐当中充满了电子音乐的味道,也为他后来成为音乐制作人,走向幕后,打下了基础。同年,他还参加了首届高校原创歌曲大赛,2001年,他签约了一家唱片公司。2002年,他成立了OldFish Music Studio,专门为成都地下音乐人录制唱片,稍后,他选择了上京闯荡,2004年回成都,创立了成都声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销售音像器材,并有了自己的录音棚,开始录制一些音乐作品,包括像《地下成都2》,《地下成都3》,"雷神"乐队的《OOOXXX》,"旋转的幻象"乐队的《逃离》,"声音与玩具"乐队的《最美妙的旅行》等著名的作品。从此以后,虞志勇基本脱离了成都摇滚,开始专心做一个商人和音乐制作人。偶尔还可以在小酒馆的吧台前看到他,不过已经是一个挺着啤酒肚子的中年男子了。

《地下成都》123

1995年,还有一个事情值得一提,在四川省自贡市,一个叫胡松的年轻人出于对Nirvana乐队的喜爱组建了一只叫"Nevermind"的乐队,但是一起在乐队的还有王乐,李豫川,廖翔。1997年3月,胡松带领乐队北上北京,开始在北京闯荡,曾经在著名的现代音乐学校迷笛现代音乐学校进行学习。这就是中国早期最著名的重型乐队"夜叉"乐队的前身,由于胡松基本没有在成都发展过,所以这里也就是提一下,不详细说了。

"夜叉"乐队是北京乃至中国新金属音乐的领军乐队,他们在传统金属乐探索前进的路途中作了可贵的努力,2001年在"嚎叫唱片"旗下推出首张专辑《自由》后大获好评,通俗歌曲专业杂志评为年度十大摇滚唱片之一。

在这段时间,还有一个人值得一提,1996年,西南民族学院毕业的周云山开始自己创作一些民谣作品,一直到1999年,他创作了超过20首的作品,在一些酒吧进行弹唱演出。1997年初,他离开成都,北上到了北京。1998年,他在成都小酒馆举行了告别成都的演唱会"飘在城市的边缘",从此告别成都,到北京发展。1999年5月,他在北京组成了著名的低调英伦乐队--"废墟"乐队。后来,小酒馆8周年纪念演出的时候,他带领已经成名已久的"废墟"乐队回到成都演出,舞台下面已经聚集了很多很多他的乐迷了。

出生于四川宜宾的周云山(右二),1999年在北京组建废墟乐队之初,即被媒体评为"中国最佳另类摇滚乐队"。作品中体现出迷幻、唯美的气质和超凡的艺术想象力。

同时一个叫陈涤的民谣歌手也开始在成都各个酒吧出没,演唱一些自己创作的民谣作品,可以说,他是成都民谣歌手的前辈,也是成都民谣歌曲的先驱。2004年,他成立了成都原创音乐联盟,继续从事原创音乐创作。

陈涤现为音乐房子老板、碎碟音乐咖啡创始人

其实,还有一个人也不得不提,只是他离开成都实在是太早,许多人都已经忘却了,他实际上也是一个四川人。1988年,广汉市川剧团武生王磊离开了四川,来到广州闯荡。1989年在广东省DISCO比赛中获得优胜。同年,他开始流浪生活,广州,福建,北京,东莞等地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同时进行他的音乐创作。后来定居广州,开始稳定的演出。王磊的作品就不用多说了,曾经在中国摇滚界有"北崔建,南王磊"的说法,可见他在中国摇滚界的地位,这个川剧武生离开传统戏剧以后反而爆发了惊人的能量,出版的许多张专辑都很有特色,并且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的音乐风格从民谣到舞曲无所不包,甚至多年以后,他回到成都举行的音乐会已经是在成都著名的DISCO酒吧"红色年代"举行的,而他根本就没有带上吉他,他带上大大的耳机,在舞台上扮演的是DJ的角色。

王磊是当今中国乐坛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中国摇滚、另类音乐领域最多产的音乐家之一,更重要得是,他也是中国音乐领域风格跨度最大、涉足音乐领域最广的音乐家。

让我们还是回到90年代末的成都吧,那里的故事才真正精彩。

90年代末是成都摇滚的播种时期,后来风云成都摇滚音乐界的许多大哥级人物都是当时出道的,由于环境的原因,当时优秀乐手很少,他们往往是在多个乐队担任过不同的职务,所以分解起来特别的困难。我们还是从最活跃的几个人开始吧。

1996年6月,冉为和袁晴两个年轻人组成了"襁褓"乐队,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之路。当时一起组建的还有黎深和何文鼎两人。当时的"襁褓"乐队深受4AD公司旗下乐队的影响,风格偏向低调唯美。冉为可以说见证了成都摇滚这么多年的变迁和发展,他加入过许多乐队,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摇滚音乐这个给他带来快乐和悲伤的东西。而作为成都90年代末最著名的乐队之一,"襁褓"乐队一直都多灾多难,解散重组多次。

冉为

袁晴

1997年4月,《地下成都1》收录了"襁褓"乐队的作品。可是接下来,音乐走向的矛盾和低效率的音乐创作使乐队走到了解散的边缘。虽然在9月,当时还在上海读大学,并组建了"过敏"乐队的曾泰加入了乐队,但是也没有挽救乐队的命运,12月,曾泰离开乐队,同时"襁褓"乐队解散。1998年初再次组建,乐队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受Sonic Youth乐队的影响,乐队风格走向吉他噪音。但是,1998年12月乐队又再次解散。在那个时候,生活的压力还是占据了上风,那些阳春白雪还是等填饱了肚子以后再说吧。

襁褓乐队

随后,冉为和原"襁褓"乐队的谭宜锋,孟晗组建了新的乐队。"小肉肉"乐队一直是成都摇滚史上名字最有趣的一支乐队。1999年1月,孟晗离开,本名杜雨斗的豆豆加入担任新的鼓手。2000年1月20日,"小肉肉"乐队参加了小酒馆3周年纪念演出,6月,黄靖加入了乐队,10月,乐队参加了成都摇滚史上的一次里程碑的活动,北上进京演出,当时的阵容是贝斯兼主唱冉为,吉他谭宜锋,黄靖,鼓手豆豆。可是"小肉肉"乐队也没有坚持多久时间,随即也停止了音乐活动。冉为也开始寄人篱下,加入了当时成都最著名的重型乐队"雷神"乐队。

小肉肉乐队

2000年3月,"襁褓"乐队再次重新组建,袁晴也回来了,还加入了孟晗,张黎兵,颜璐。8月,绰号"酉酉"的罗友生也加入乐队,同时录制了乐队的唯一一张DEMO专辑《发育过程中下落》,10月,罗友生退出乐队,同时,美国人马俊杰加入。可惜到了11月,"襁褓"乐队再次解散。2001年下半年,冉为退出了"雷神"乐队,同年,"小肉肉"乐队也没有逃脱解散的命运。这段日子是冉为最艰难的日子,生活没有着落,音乐梦想也不断遭到打击,不知道自己应该是该继续坚持下去还是换一种活法。后来传说中,冉为演出发脾气,黑社会要收拾他,最后还是小酒馆老板唐蕾帮他解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冉为仍然坚持着,2004年初,他加入了当时还刚刚开始走红的"阿修罗"乐队,担任贝斯手,可以说,"阿修罗"乐队的走红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冉为丰富的演出经验给年轻的"阿修罗"乐队带来了难得的沉稳,更为难得的是,在舞台上,往往最有激情的就是冉为,他比那些年轻的乐手更懂得带动情绪,也许,也只有经历过像他这么多变迁的人,才会对这个舞台如此热爱,对每次演出都那么投入。2005年下半年,成都著名乐队"声音与玩具"乐队发生了临时人员变动,冉为随即加入这个传奇乐队,继续担任贝斯手。这个在当时看来有些像是拯救"声音与玩具"乐队主唱欧波的行为也被传为佳话。

泰然阿修罗

在"阿修罗"乐队和"声音与玩具"乐队度过了成都摇滚的黄金时期以后,冉为也开始思考自己的音乐走向。随后,他退出了这两支传奇乐队,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休息。

2004年初乐队推出DEMO专集《最美妙的旅行》之后,"声音与玩具"这支成都最忙碌的乐队被公认为成都最成熟的乐队之一。他们以复古的激进迷幻摇滚为根基,同时不断尝试融合各种新音乐元素的华丽乐风和人文诗意的歌词为乐队赢得了众多的歌迷和极高的声誉。

2007年末,他再次复出,与成都地下音乐界的几个著名人物组成了新乐队"芥末先生"。音乐走向也开始走向更为自由的雷鬼音乐。也许,迷幻,自由的雷吉音乐才是冉为真正想要的东西吧。就好像他的博客名字一样"天使与魔鬼,你想遇上谁?"也许在他的音乐世界里,他两者都遇上了。

最早和冉为组建"襁褓"乐队的袁晴的经历也颇为坎坷,而且两个人的音乐之路有许多重合的地方。只是最后,他走向了另外的音乐方向。

1997年12月,"襁褓"乐队解散以后,袁晴来到了四川夹江,组建了新的乐队,"风信子花"乐队。后来,带领乐队来到了成都,随后,冉为加入,乐队再次更名为"襁褓"乐队。1998年12月,"襁褓"乐队再次解散。随后,他组建"蛊"乐队,再次开始摇滚音乐生活。2000年3月,他和张黎兵,颜璐,孟晗组成"交媾者的巢穴"乐队,6月,乐队再次更名为"襁褓"乐队。可惜的是,11月,"襁褓"乐队再次解散。

随后,袁晴还在2001年加入了"雷神"乐队,随后还加入了老朋友冉为的"小肉肉"乐队。10月,他退出了"雷神"乐队,离开成都,北上进京。

这个时候袁晴已经对极度不稳定的乐队生活非常失望,进京学习也是为了逃避不稳定的生活。在北京学习期间,袁晴对自己的音乐定位也产生了变化,他开始学习DJ技术,音乐路线开始偏向舞曲。

2002年,袁晴开始以"DJ Q9"的名字行走江湖,他放下了吉他,拿起了耳机,成为了一名DJ,并且发行了自己的DJ唱片。

直到2005年1月15日,小酒馆举行"我们在一起纪念海啸不插电"演唱会上,袁晴才重新拿起了吉他,演唱了一首老歌。可惜舞台下面的年轻人,可能都没有见过当年"襁褓"乐队那个年轻的"DJ Q9"了。

有人问我,最喜欢哪一种摇滚的状态,我通常会告诉他,我喜欢曾泰的那种状态,因为只有在那样的状态下面才能够真正玩自己喜欢的东西,只有在那样的状态下,才能真正找到摇滚自由的精神。

曾泰

其实相比较前面的前辈,曾泰我相对要熟悉一些,至今他仍然活跃在成都摇滚的舞台上。而且作为一个比较喜欢他的乐迷来讲,我也专门挖掘过一些他的八卦。基本上我在小酒馆的每一个晚上都会遇见他,他和他的妻子住在成都玉林路那边,离小酒馆老店很近,晚上经常去喝上一杯。他的家庭是典型的丁克家庭,没有小孩,却养了一大堆流浪猫和流浪狗。他是军品收集爱好者,经常看到他穿着一身美军军装出现在演出现场。他相对于其他摇滚音乐从业者来讲,很有钱,这得益于他建筑设计师的身份。他个子不高,但是很强壮,在舞台上有极强的爆发力。他很搞笑,经常在舞台上把乐迷逗得笑开怀。每次成都搞大型的乐队演出,他都是那个搞笑到底的主持人。他说,大学的时候同学送他一个外号,叫"曾死亡",因为据说那时候他玩的是纯正的死亡金属。他自称曾大师,就好像奥尼尔经常叫自己大拖拉机一样。他喜欢留光头,但是有好几次,我也看到过他留着"莫西干"头出没于小酒馆。他最喜欢的乐队是Pantera……也许你看了这么多,也会觉得我挺适合当一个娱乐狗仔记者的。

其实,人都是有"处女"情节的,我如此的喜欢曾泰以及他的"雷神"乐队,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我在小酒馆看的第一场演出就是2003年12月13日"雷神"乐队重组复出演唱会,我深深被当时的情景感染了。

雷神乐队

那天下着大雨,我的衣服没有被雨淋湿,但是却被我的汗水打湿了。那样强悍的音乐一直持续到我离开小酒馆回到学校的时候都仿佛还在我的耳边响动。我激动了一夜,甚至睡不着,甚至害怕,害怕以后看不到这样的演出怎么办。从那天开始,我开始到处寻找关于"雷神"乐队的一切,但是总是找不到那天晚上的感觉,可能他们说的对,摇滚乐,是需要去现场看的。后来,我才知道,那天,小酒馆挤进了200多人,创造了小酒馆历史最高记录。后来因为安全的考虑,这个记录再也没有谁打破过了。

我们还是继续讲曾泰的故事吧。曾泰是一个好学生,成都高中毕业以后考入了上海同济大学,在上海读大学期间组建过"过敏"乐队。1997年9月,大学毕业的他回到了成都,在四川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当了一名大学教师。随后加入了当时缺人的"襁褓"乐队,不久,12月,退出了"襁褓"乐队。

1998年底,"雷神"乐队正式成立。曾泰主唱,张黎兵,黄靖吉他,冉为贝斯,鼓手杜雨斗,这个阵容堪称当时成都重型摇滚的黄金阵容。曾泰负责了乐队大部分的词曲创作,当时的"雷神"乐队还是愤怒多过戏谑,风格偏向力量金属,曾泰标志性的死亡唱腔就是在那个时候确定的。2000年,《地下成都1》收录了乐队一首作品,4月,乐队在当时的成都地下音乐厂牌"暗渍横行"发行了第一张专辑《生之不安》,这张专辑现在已经基本找不到了,由于只有磁带版本,所以能保留下来的也不多了。5月,张黎兵退出,"菠菜"乐队的唐炜加入。10月底,乐队参加了成都乐队进京演出这样的里程碑活动,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反响。这个时候的"雷神"乐队是成都影响力最大的重型乐队,在全国来讲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是乐队的全盛时期。那个时候,成都九眼桥附近的"雷神"酒吧是和小酒馆一样有名的摇滚基地,无数的年轻人在那里挥洒着热血和青春。

2001年,因为曾泰的工作问题,"雷神"乐队解散了。黄靖去了北京,而曾泰去到了那个跟成都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城市--重庆,担任了重庆建筑设计公司的副总经理。其实一直觉得,能见到那个穿着西服打着领带的曾泰,应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每天忙于设计公司的工作,曾泰的音乐活动也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

也许是有规律的白领生活实在是栓不住这个强劲的男人,2003年,他辞职回到了成都,开始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同时,下半年,"雷神"乐队再次重组!那个舞台上充满力量的曾泰又回来了,成都重型音乐的旗帜又回来了。随即,就是那次打破小酒馆记录的演唱会。当时的阵容是主唱曾泰,吉他黄靖,贝斯是前"阿修罗"乐队的刘自,鼓手是来自新疆的三儿。另外还有一个特别的成员,曾泰的侄子,当时还在成都7中读中学的兰岸,而他负责的乐器是中国传统乐器--二胡。重组的"雷神"乐队少了一些愤怒,多了几分戏谑,歌词里面嬉笑怒骂,都透着玩笑和嘲笑。四川话的歌词,传统革命歌曲的旋律,曾泰成熟了,他已经懂得了最好的反对不是怒火冲天,而是嬉笑讽刺。他自称自己的音乐风格是"非典型性重金属",懂得玩笑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乐队开始频繁的参加演出,2004年4月,《地下成都3》收录《Hate song》,5月16日,乐队作为开场乐队参加了成都高校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音乐节--"电子科技大学原创音乐节"。2005年3月13日,成都万科金色家园"ART成都--小酒馆8周年纪念"演出,4月16日,乐队发行了第二张专辑《OOOXXX》。还记得当时为了买到这张专辑,我连续一个月,每周穿越了大半个成都城,跑了5次才最后买到。8月,上海"戈多"乐队的李元国加入乐队,稍后,成都重型音乐界最好的鼓手段毅也加入乐队。乐队重新组成主唱曾泰,吉他黄靖,王志强,贝斯李元国,鼓手段毅,二胡兰岸的稳定阵容。

2006年1月18日,曾泰加入了当时成都的第一支新派残酷死亡金属乐队"割喉"乐队,担任乐队主唱,开始真正成为了"曾死亡"。

割喉乐队

2007年,曾泰成立了新乐队"雷鬼"乐队,音乐风格为Hardcore,Metalcore,很遗憾,我那时候已经离开了成都,没有看到过这只新乐队的演出。

虽然曾泰现在多是参加"割喉"和"雷鬼"乐队的活动,但是也一直没有对外宣称"雷神"乐队解散,其实,我还是一直期待,能够有一天,能够再次在现场听到曾泰的简单粗暴的嗓音,能够和"雷神"一起继续OOO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