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珊社区 首页
广州仅一成符合政策家庭生二孩 近3成二孩产妇超35岁

2016年1月1日,广东全省全面放开二孩。一年来,广州出生了多少二孩?近日,信息时报记者独家专访广州市卫计委获悉:全市226万符合生育二孩政策条件的家庭中,25.46万个家庭生育了二孩,占比11.3%;30~39岁的妇女为主要生育人群,占比64.5%;二孩生育意愿最强烈的是25~34岁年龄段;只有不到1/3的妈妈和1/4的爸爸明确表示要生二孩。

市卫计委预计,2016~2018年为出生人口高峰,广州已经启动新一轮母婴安康行动,降低产妇婴儿死亡率;预计2020年前广州将增加产科、儿科床位近6000张,大大扩充全市的产科儿科资源。

数据

近三成二孩产妇超过35岁

广州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据广东全员人口信息库统计,广州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符合两孩生育政策条件的家庭分别达88万个和138万个。截至目前,广州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分别出生二孩6.22万人和19.24万人,分别占符合两孩生育政策条件家庭的7%和14%。也就是说,全市符合生育政策条件的家庭中,11.3%的家庭生育了二孩。

在2016年生育二孩的广州户籍育龄妇女中,35岁以上高龄产妇的比例为28.2%,接近三成;30~39岁的妇女为主要生育人群,占比达到64.5%。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全市单胎二次及以上分娩产妇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合计已占全市分娩人数52.06%,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57%。

值得注意的是,全市高龄产妇(年龄≥35岁)比例为13.27%,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25个百分点。

另外,广州市卫计委委托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做的课题《广州市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卫生和计划生育资源调查研究与对策建议》,对广州市已婚育龄夫妇二孩生育意愿调查分析,主要结论是:已婚育龄夫妇中妻子表示明确要生和正在进行者所占比例不到三分之一,丈夫只占四分之一。二孩生育意愿最强烈的是25~34岁年龄段,有相当比例的潜在高龄孕产妇,已育1个女孩的夫妇二孩生育意愿最强烈。对于不愿生育的原因,暂未开展问卷调查。

前景

2020年,产科、儿科床位增加近6000张

市卫计委表示,2016年9月至11月,全市分娩量同比增长30.8%,部分城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三级医疗机构产科儿科供需矛盾的情况。

市卫计委透露,为有效控制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广州已经开始实施新一轮母婴安康行动(2016~2020年),市区财政共安排专项经费9000余万元,实施四个子项目,包括“加强二级及中心镇医院产科儿科建设项目”“加强重症孕产妇、重症儿童救治能力建设项目”“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和“母婴安康教育项目”,现已全部启动,并印发了《百名产儿科医护人员进修培训工作方案》《建立产儿科医联体开展技术帮扶工作方案》等配套文件。

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已经设置24所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12所重症儿童救治中心,形成了布局合理、覆盖全市的救治网络,构建了以助产机构救治转诊为基础、以重症救治机构多学科协同为重点、以急救指挥中心和血液中心等单位为支持的救治“绿色通道”。

同时,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补短板建设项目共14项,其中已立项3项,包括广州市南沙区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等建设项目;新筹建11项,包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荔湾区儿童医院和增城区妇幼保健院迁建等建设工程。上述项目预计2020年前陆续完工投入使用,将增加产科、儿科床位近6000张,大大扩充全市的产科儿科资源。

攻略

如何做幸福的二孩妈妈?

近几天,信息时报推出“生二孩后,心理焦虑抑郁的二孩妈妈增多”的追踪报道。有广州市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提出,应为二孩妈妈每年提供免费的心理评估和心理咨询,并建议卫计委、妇联牵头落实。对二孩妈妈来说,除了等待政府的救助,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

1.不要辞职

“建议最好不要做全职妈妈。要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可以投入的事情。而且全职妈妈跟社会交往少,没有发泄渠道,容易情绪压抑。”

——中山三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王相兰

“有个工作作为缓冲,让家里人或请个阿姨轮流照顾面对孩子,对自己也是一个调节。长期下来,自己面对孩子,情绪都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对育儿也会有不小帮助。”

——43岁的二孩妈妈敏姐

2.自我成长

“除了要给自己时间充电学习外,最好还是保持一个兴趣爱好,比如运动、外语等等。适当参加一些讲座,跟社会多点接触,才会更有安全感,也会让自己的心境更开阔,更有助于轻松愉快育儿。”

——“80后”二孩妈妈小娟

“其实有很多情感的力量是可以相互积极暗示的。二孩妈妈要有积极的暗示和规划,不要把生育和工作对立起来,而是要让生育和工作互相激励,互相促进。”

——广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副教授方英

3.管理时间充足睡眠

“要学会时间管理,先做最重要的事情,家务等可以不要太追求完美,有时候,家里乱点就乱点吧。”

——中山三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王相兰

“首先要保证好充足的睡眠。要适当地给自己减压,让别人来帮自己带一下孩子,然后让自己短短地放松一下,比如说爬爬山呼吸新鲜空气。”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贾艳滨

4.让丈夫参与育儿

“女性要学会放手让丈夫去参与孩子的养育,比如在孩子的学习上让父亲也参与其中。对于父亲要给予更多的鼓励而非苛责。”

——广医三院精神医学科医生崔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