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镇 首页
寿光:今年105公里镇村路全部建完

寿光日报讯 今年以来,我市把建设质量优、环境美的镇村道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结合城镇化建设、重点项目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启动实施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从今年开始,每年新建改建县道至少100公里,改造提升镇村道路不少于100公里,计划通过连续三年时间实现全市农村公路上档升级。镇村道路的上档升级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我市公路服务在不断优化、路容路貌在不断改善、道路品质在不断提升。全市路网的快速发展,为充分发挥寿光区位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寿光形象,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生工程

美丽了乡村致富了乡亲

在文家街道王端宇、刘桥等村,一条条黑色的沥青公路将一片片新建的蔬菜大棚、一幢幢靓丽的农民新居连接起来,成为一道道耀眼的乡村风景线。在新修的东乡路边,记者见到王端宇村村民王忠礼,他正在将一筐筐黄瓜往三轮车上装。谈起大棚旁边的这条道路,王忠礼赞不绝口。

王端宇村以种植黄瓜为主,每天清晨,村民都会拉着一车车蔬菜赶往城里去卖。菜农们过去吃尽了乡村路雨天泥泞的苦,对新修道路带来的好处感触也最深。“以前这条路是砂土路,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 王忠礼说,最主要的是黄瓜最怕磕了碰了。“经常是一筐黄瓜,经过咱们这个‘搓板路’,拉到市场上,黄瓜刺都晃悠掉了,人家都不收了,我们也无奈。”

就在今年,我市出资对东乡路进行了改造提升,平整的柏油马路直接通到了王忠礼的大棚边。“路好了,咱们蔬菜品质就有了保障,也不再为销售犯愁了,咱们赚得也多了。”对于未来,王忠礼充满信心。

在我市,“致富路”打通了边角的村落,“物流路”富裕了菜农,“招商路”引来了工厂企业。对农村路网,我市启动实施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每年新建改建县道至少100公里,改造提升镇村道路不少于100公里。截止到10月底,我市已新修镇村道路105公里,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农村道路的改造提升,促进了农民增收、方便了群众出行、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带动了招商引资、促进了农村文明建设、密切了干群关系。”文家街道城建办副主任李增春介绍说,修好农村公路,大大地提升了党委、政府形象,增加了基层政权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调查表明,农民群众对基层党委、政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多方筹资

打通“毛细血管”实现更优的微循环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畅通路网”工程,坚持把干线公路和镇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善发展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走出了一条超常规发展的路子。打通了县道这条交通“大动脉”,但镇村道路等“毛细血管”仍然存在局部不畅,村民进出不便、“晴通雨阻”现象仍较严重。针对现状,我市交通运输部门深入调研,报请市政府出台补助政策,引导镇村加大投资,修建破损乡道及村内小巷,构建起更加合理的交通微循环,建立起了与我市发展相配套的公路交通大环境。

11月2日一早,文家街道蔡家营子东村党支部书记张国亮就带着“两委”班子对村内新修的巷子进行巡查。据张国亮介绍,由于多种原因,该村的道路一直都没有硬化。坑坑洼洼的道路,雨天泥泞难行,不仅给全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给村民们致富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能拥有一条宽阔平整的硬化路成了许多村民的夙愿。今年市财政实行 50%的补助政策,该村新修了 500 米的主路。借着主路修整的东风,村“两委”又发动群众自发捐款 90 万元,对全市所有巷子进行了硬化。“共硬化路面14000平方米,现已全部完工。明年,村内还将整修排水沟等辅助设施,村庄面貌将焕然一新。” 张国亮介绍说。

蔡家营子东村的情况在我市并非个例。据介绍,我市今年新修的 105 公里镇村道路中,有超过80公里都是像蔡家营子东村这样的村内进出主路。就是这一条条小路却发挥了几何数量级的辐射效应,仅在文家就有包括蔡家营子东村在内的9个村依托主路修整,自发捐款对村内大街小巷进行了硬化。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邢方来告诉记者,发挥交通运输部门的职能作用、发挥群众积极性、以政府投资带动乡村投资实现多方共筹,这三条经验是多年来我市农村公路工程得以顺利推进的法宝。交通大格局,助推经济跨越发展。当前在寿光,无论是纵横交错的柏油主干道上还是镇街的“村村通”水泥路上,到处都能感受到交通带来的新变化。

质量为先

精心打造群众放心“样板路”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镇村道路改造提升这一民生工程深入民心,给群众带来的是最现实、实惠的利益,为让其发挥持久经济和社会效益,给群众一个完整满意的答卷,就必须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让每一条道路都成为群众放心的“样板路”。

“我们坚持对路面基层、路面面层实行分层验收,每一层验收,检验结果必须有公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技术人员、交通主管部门领导签字认可,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只有这样,才能把农村公路建成精品工程。”邢方来介绍说。近年来,我市在道路施工上已经探索建立起了交通部门、镇街政府、项目监理、群众代表的四级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把好技术指导关、质量关、验收关、监督关,确保工程质量,工程优良率达百分之百。

在我市,修建一条农村公路必须过四关:一是严把设计关,将农村公路建设与乡镇规划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同步,追求乡村路网有序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发挥路网的整体效益,对一条道路的设计必须进行多次论证。二是严把准入关,在项目审批上,坚决不修资金筹措不到位的路;在项目实施上,严格执行招投标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黑名单制度,坚决杜绝问题企业进入农村公路建设市场。三是严把监督关,实行“政府监督、专业抽检、群众参与”的监督体系和技术员驻点监管指导制度,对不按规范及合同约定施工的坚决制止。四是严把考核关,专项设立农村公路建设年度目标考核,对农村公路建设完成任务好、工程质量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完不成任务、工程质量差的严肃追究责任。“道路建设就像一场攻坚战,交通系统干部职工日夜坚守在建设现场,督促施工进度,监管工程质量,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乡公路管理处副主任刘言正介绍说。

记者手记

实现同步小康,核心在发展,关键在交通,难点在镇村公路建设。这两天,记者在采访中感触最深的是,镇村公路的修建,不仅解决了老百姓最基本的出行问题,还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因为它不仅事关广大农村群众的出行利益、广大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市场一体化步伐,更事关社会资源的公平配置和和新农村的全面建设。特别是在我市加大改善民生力度的大战略、大政策背景下,加快镇村道路建设步伐,成为党委政府真抓实干、勤政惠民的重要抓手。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寿光不仅在构筑高等级公路、铁路等交通干道网络体系上取得了很大成就,而且通过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镇村公路建设取得骄人成绩。路修好了、变宽了,居民出行更频繁、更活跃了。而随着路况的改善,以及越来越多农民经营意识的提高,农民的土地资源被外来的能人、投资者、专业公司承包、合作、开发的案例也越来越多,被盘活的农业资源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由于镇村道路条件的改善,政府建设镇村、治理镇村更加便捷高效。包括教育、卫生、文化、救助、扶贫、社会保障等公共管理和建设步伐相应加快,乡村公共基础设施越来越齐全,城市一些公共服务体系也开始向这些地区倾斜覆盖,有利于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镇村道路是大交通系统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不通畅,身体容易得病,毛细血管通畅,全身有活力。只有根须发达的乡村道路无缝连接到交通大动脉,输送丰富的营养,交通大龙头才能真正舞起来、活起来,才能真正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而随着一条条镇村道路的建成通车,彻底打通了农村的“最后一公里”,产业流、资金流、信息流源源不断地涌向农村,刺激老百姓转变观念谋发展,镇村公路成为了农村群众的脱贫路、小康路、致富路。过去村民谈路色变,现在谈路笑开颜,相信随着一条条农村公路的全面提质升级,发达便捷的农村公路将为农村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转自中国寿光网

寿光新阳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