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街道 首页
财商高的人是如何过好中产生活的

    近几年来,中产阶级成为一个八妹耳边出镜频率颇高的热门词汇,地铁里有人说,办公室里有人谈,网络上也有人争。以致于每一年度的中产阶级标准出炉后,很多朋友都会情不自禁的拿出工资卡和放大镜,在认真仔细的对照每一条后,怒而加班到天明。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中产阶级?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中这样写到:“中间阶层的社会地位才是最理想的,不用像下层人那样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而生活依旧衣食无忧,也不会因为上层人的骄奢淫逸、野心勃勃和相互倾轧而弄得心力交瘁。”或许这是对中产阶级最模糊却又最准确的定义,所以说从时间上看,腐国人民对这个群体的认识超越了我们两百多年。

    在世俗眼里,中产阶级月薪得X万,存款七位数,有套大房子,有辆好车子。虽然中产标准千千万,但是都离不开“钱”,中产一定得有钱,不过有钱的却不一定是中产,也有可能是……出纳员。既然被冠以“阶级”二字,中产必然需要脱离低级趣味,伟大领袖教导我们,不能只做存款数字的巨人,生活方式的矮子,可偏偏许多人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大有偏差。

    这些年,八妹见惯了太多中产变“中惨”的鲜活事例,究其原因都多多少少与财商低有关,与智商、情商比起来,财商或许才是影响中产生活的关键因子。而相比于赚钱,花钱是一件更考验财商的事,比如买车。相信大家在各种理财书中已经见惯了各路神仙们的不买车理论(八妹许多早年就有驾照现在仍在摇号的京沪好友已经暗暗咬碎了好几颗后槽牙)。原因很简单,从投资的角度看,新车落地就折价,买车是一笔注定亏钱的买卖,然而车又是中产入门的最低门槛,于是看似亏钱的购车消费就恰好成为了一面反映中产人群财商高低的镜子。

    财商低的人对待买车有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种人误把吝啬当理财,陈旧的消费观念贯穿买车始终,他们热衷于买二手车和过时款,认为价格便宜,能跑就行。殊不知从做这一决定的那刻起,他们就已经把自己置身于各种安全风险和交易怪圈之中,要知道买车的初衷是为了享受高品质的生活价值而不是紧盯价格高低。另一类人索性就做甩手掌柜,购车时没有自己的消费准则,不求最适合只求随大溜,在不了解透彻的情况下,盲目看别人买什么车自己就买什么,这种不负责任的消费行为带来的后果只能是面对接踵而来的后续问题而茫然失措。

    而对于一个财商高的中产来说,一次聪明的购车消费过程恰恰是一次极具代表性的的价值投资体验。他们能准确掌握买卖时机,抛出合理筹码,力求在相同价格区间内实现金钱的价值最大化。前段时间,八妹一个热衷投资理财的好友终于在600:1的摇号概率中胜出,彻底补上了作为中产阶级一直以来缺失的那一环。闲聊之际谈起买车心得,好友向八妹复盘了他当时购车的心路历程。

 

原则一 、众里寻他千百度

 

    要在漫天的车市中看上适合自己的那个并不是件十分容易的事,所以前期选择的功课一定要做好。选择时,要有小博大的精神,用B级价格获得C级车配置和使用体验,花一块钱就可以享受十块钱的生活。

原则二 、该出手时就出手

 

    有些人在买车时总会陷入价格误区,期望以耐心换价格,生把新上市的车熬成了旧款,以一部三十万的车为例,按照每年20%的折价率,一年也就6万块,这些钱连租一年经济型车的租金都不够。与苦等一年相比,显然参数配置更安全、人性化的新车带来的边际效应最高。

 

原则三 、把握时机很关键

    对于更新换代的人来说,3年左右是最保值的换车时机。新车上市3年内,厂商最多改动一些外观皮毛,不太会大改,整车性能还是跟新车时一样,所以这个时候二手车也最好卖。而到了5年以后,车企也会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一旦你买的车子变成上一代的时候,二手市场价格就蹭蹭往下跌了。

 

原则四 、风物长宜放眼量

 

    买车除了看价格看配置意外,还需要重点考虑后续使用成本,保养、维修等环节的舒心程度直接决定了用车的体验,如果再遇到断轴、烧机油这类的揪心事,那可就后患无穷。所以买车要看中长期使用收益,不能用短线的目光来衡量。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回八妹才知道,人家的中产身份果然不是靠中彩票就能换来的,每一个看似随意的行为背后都蕴藏了如此深的高财商套路,轻松赚钱,智慧花钱,这才是一个好中产生活应该有的样子嘛。




                                              厦门云中宝网络整理发布 来源:福建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