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山镇 首页
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升级


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升级

作者:闫高乐 来源:乌海日报 

     ■新思路 新作为

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升级


本报记者 闫高乐


    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我市调研时强调,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市第七次党代会指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坚持以产业化的思维经营农业、以市场化的手段营销农业,走“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健全龙头企业与农区居民利益联结机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进葡萄全产业链发展,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园区化发展水平,加快建设沙漠葡萄酒生产中心、沙漠葡萄酒文化中心,促进一二三产融合联动,全力打造“中国·乌海沙漠原生态葡萄酒庄之都”。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蔬菜种植政策激励,提高蔬菜自给能力。培育发展新型现代农业载体,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并进。



    葡萄种植面积达3.2万亩,葡萄酒年生产能力达2.1万吨,“乌海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启用,成为“世界沙漠葡萄酒大赛”永久举办地和国家区域性葡萄酒检测中心……近年来,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硕果累累。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走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创新转型,深化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转变生产经营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调整产业结构 走产业多元化发展道路


    我市独特的地理条件较为适合葡萄种植,是国内可与新疆吐鲁番相媲美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多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葡萄产业发展,将葡萄产业确定为农业主导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产业带动力、抗风险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攀升。

    目前,全市葡萄种植基地面积3.2万余亩,葡萄年产量达万吨,涉及葡萄种植、加工、贮藏、流通的企业33家。其中,葡萄酒加工企业4家,年生产能力21300吨;保鲜流通企业11家,贮藏保鲜能力达12万立方米。鲜食葡萄销售收入过亿元,葡萄加工产品销售收入达2亿元,葡萄产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区居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我市坚持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农家特色餐饮为主的小型农家乐日益丰富,成为城郊休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全市形成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类型和具有休闲农业功能的企业达12家,以乌海机场路两侧为主体的农业休闲观光带初具规模,汉森葡萄酒品鉴、金沙湾沙漠特色旅游、云飞保护地葡萄采摘等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包括沙漠旅游、池塘垂钓、特色采摘、度假体验等一系列休闲农业产品。

延伸产业链条 推动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我市积极推进葡萄全产业链发展,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园区化发展水平,加快建设沙漠葡萄酒生产中心、沙漠葡萄酒文化中心,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全力打造“中国·乌海沙漠原生态葡萄酒庄之都”。

    9月3日至5日,中国·乌海2016“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在我市成功举办。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集中开展了开幕式、葡萄酒嘉年华巡游、“以书会酒友·乌海最多彩”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系列展、世界沙漠葡萄酒论坛、第22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世界沙漠葡萄酒联盟成立签字仪式暨宣言墙落成揭幕、世界沙漠葡萄酒大赛、微酿课堂、庄主论坛、颁奖典礼等14项活动,促成了一系列项目的合作,极大地提升了乌海的城市影响力,确立了我市在国际沙漠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依托本地葡萄、蔬菜产业发展优势,我市还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产业集群。以海勃湾机场路为中心,以葡萄种植为基础,形成各具特色、产品互补的葡萄酒加工企业和以保鲜贮运为补充的葡萄加工产业带。以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为中心,以规模化现代种养业为基础,辐射带动形成以畜禽产品加工为主体、优质粮油和特色山野蔬菜加工为补充的现代农业产业区。依托三区近郊,利用紧邻城市的地理优势,以日光温室反季节种植为基础,形成以果蔬保鲜贮运为主、特色农家食品加工为补充的近郊农业产业区。

转变生产经营模式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随着我市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工商产业资本纷纷投向农业。“十二五”以来,葡萄种植、温室建设和规模化养殖等现代农业项目,90%投资来源于工商业转型资金。截至目前,全市备案的农业企业达82家。其中,已认定的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盟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家。随着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第一产业销售收入和增加值逐年增长。

    我市把农区合作经济组织经营模式作为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的重要手段,大力扶持和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在农业补贴扶持政策中,将规模经营作为政策实施对象的必要条件,把合作社统一组织视为同一经营主体,并按照规模经营对待,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60家,包括葡萄协会、蔬菜协会、农业机械化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经营区域基本覆盖全部农业生产地区。全市葡萄种植、温室建设和规模化养殖等现代农业项目中,公司和合作社建设比例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