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村 首页
专家:扭转农村自主养老局面,须完善医疗体系

央广网北京10月21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空巢、独居老人持续增多,农村养老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政府管不了、儿女养不好、机构建不起”,是当前很多地区农村养老的现实。

近期,半月谈记者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于营村走访了143位农村老人,发现了一个令人诧异的现象:75岁以上老人的整体养老状况竟好于75岁以下老人。这一现象预示着,未来15年至20年,随着计划生育一代的父母成为高龄老人,农村养老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局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表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年轻人赡养观念的改变和生活压力的增大。

朱启臻:第一个呢就是高龄老人,也就是75岁以上的这些老年人,他们需要照料的内容是比较多的,75岁以下的老人,你像60多岁,生活绝大部分都能自理,他需要照料的东西比较少。另外一个差别呢,可能就在于这些高龄老人的子女,他们有更多的赡养老人的传统的意识,75岁以下的60多岁的这些人的子女,可能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了,他们赡养的这种意识,这种责任,可能在淡化。

另外独生子女赡养老人的压力是空前的大,他们这代人啊,一个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来分担养老的任务,另外他们工作的压力,比几十年以前那时候的年轻人的压力要大得多,事业的压力、收入的压力、照料老人的压力都在增加,所以现在人们普遍在呼吁要分担独生子女赡养老人的这种压力,不断的强化社会养老的职能。

此外,调查还发现,大病、伤残是影响农村养老质量最主要的因素,接近7成的老人仍在通过种地或其他途径补贴家用。与城市老人依靠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主型”养老相比,农村老人依靠国家养老保障体系仍难以做到自主养老,必须依靠子女才能“老有所养”,是一种缺乏自主性的“伴生型”养老,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表示,要扭转这一局面,未来需要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和制度的完善:

朱启臻:在农村,养老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很多灾害,比如说一些大病,一个人得了病可能把全家都拖累进去,全家都陷入贫困,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说要通过国家医疗制度的完善来解决,将来让农村的这些大病的人能够进入大病统筹,不至于因为有病而拖垮一个家庭。

现在有的地方在推进大病统筹,通过保险的方式,甚至再保险的方式,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解决,一个是扩大大病统筹的地域范围,比如说按照省级来统筹,这样就可以把省内的贫富差距就可以拉平了,另外一个还可以更大,全国范围之内的实现大病的统筹,这样的话,就消除了地区之间的贫富差别。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可以对贫困地区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比如对贫困地区我们大病统筹的一些经费,由国家的财政来负担一部分,这样也可以弥补地区之间财政收入不平衡的差距。照料也同样,因为有病使得照料的负担就非常重,也是影响整个家庭生活状况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我们说要完善社会服务的体系,社会的养老不仅表现在给他一种经济上的支持,也更多的表现在社会的照料方面。

(转自央广网)